舒華體育上市的三個“必然”

(原標題:舒華體育上市的三個“必然”)

12月15日,舒華體育(股票代碼:605299.SH)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舒華體育董事長張維建頗爲沉穩的話語中透着些許激動之情,“這是我們舒華體育所有人的驕傲,希望舒華體育可以成爲一家業績優質、走價值增長路線體育用品企業。”

舒華體育的成功上市受到了衆多關注,舒華體育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完成了從新三板退市到成功登陸A股市場。對於關 注舒華體育的人而言,心中卻仍然縈繞着不少的問題:舒華體育爲什麼會選擇A股作爲資本市場的登陸地?爲何選擇加碼健身器材領域?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健身市場,舒華體育有怎麼樣的佈局?

必然選擇 A股上市

回顧這幾年全球資本市場的體育題材股,從赴美的概股,到港股再到新三板,迴歸A股,成爲一級市場上由來已久並頗受關注的話題。今年,A股迎來了唯一一家體育用品公司——舒華體育,同時,它也是A股第8家體育用企業。

“選擇A股作爲上市地是公司高層一致做出的決定。”舒華體育上市之前在總部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張維建說道。在他看來,舒華體育選擇在A股上市似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舉措,雖然選擇在A股上市要面臨着更爲嚴格的監管。

2016年8月,舒華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掛牌公開轉讓,但在兩年後,2018年7月舒華體育選擇了終止掛牌新三板。“新三板的經歷對於企業而言仍是一段重要的歷程,讓我們接觸到了資本市場,完善企業自身管理,爲A股上市奠定了基礎。”舒華體育董秘兼財務總監傅建木表示。

如今衝擊A股成功,這也意味着,舒華體育僅用兩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從新三板退市到成功登陸A股市場。而從目前國家政策引領、資本市場環境而言,確實能給舒華體育創造這樣的可能。

近年來,國內體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不論是46號文件關於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5萬億元的目標,還是2019年國 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體育產業(43號文件),又或者是2020年10月初出臺的體育產業(36號文件)——可見的是,在政策的引領下,參與體育鍛煉的人羣規模將會不斷擴大,由此與之相匹配的體育用品需求也將隨之增加。

不斷的利好政策出臺和需求空間持續釋放的背景下,爲衝擊IPO的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帶來更多的助力。縱觀今年A股市場,金陵體育、牧高笛等圍繞主業深耕的專業品牌,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依舊穩健,營收和淨利潤依舊出現正增長。舒華體育成功登陸A股市場的背後,也恰恰說明了體育用品製造企業備受資本市場期待的空間和機會。

而在業界看來,選擇到A股上市,對於舒華體育的發展而言,確實不失爲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爲舒華體育還有一個更爲長遠的考慮:全球化經營的需求。

截至2020年6月30日,舒華體育擁有經銷商226家,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同時,舒華體育還打開了海外市場擴張版圖,全球業務涉及歐美、中東、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往實力薄弱的南美地區在今年疫情影響下仍舊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此外,泰國、韓國、哈薩克斯坦、南非等市場銷售成倍增長。

而在今年9月,坐落於上海的舒華體育全球運營中心正式啓用,集品牌運營管理、科技創新研發、國際營銷於一身,將成爲舒華體育全球人才發展、全球資源聯動的重要平臺,極大推進舒華體育在全球大健康產業的市場佈局、品牌發展。

“舒華體育在邁入資本市場後,將藉助資本市場提供的良好發展機遇,不斷在健身器材、運動健康等領域持續發力,引領國內健身器材行業技術發展,用科技打造運動健康新生態。”張維建表示。

在綜合考慮上述種種因素之後,舒華體育選擇A股作爲資本市場登陸地,也就不難理解了。搭上A股的快車,是否能爲舒華體育、爲健身行業帶來不一樣的行業局面還未可知,同時,這也留待舒華體育去證明。

必然方向 加碼健身器材

從業績上看,近年來舒華體育持續穩健發展。數據顯示,舒華體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1.82億元、13.34億元和6.13億元;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分別實現營收同比增長6.43%、4.44%和12.83%。

歷經20多年的演變,目前舒華體育的業務可以分爲兩塊。首先是以健身器材業務,包括室內健身器材、室外路徑產品;其次是以安踏爲代表客戶展示架銷售業務。

展示架即商品展示道具,用於終端零售實體店商品的擺放展示,包括靠牆、掛具、中島、展臺及配套等多個系列——這也是舒華體育重要的一個業務板塊。從舒華體育披露的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情況來看,展示架從2017—2019年基本佔據了舒華體育業務收入的三分之一。

舒華體育選擇切入體育細分領域,服務阿迪達斯、安踏體育、特步等運動鞋服品牌,建立了穩定長期的合作關係。而當下隨着消費升級的浪潮,重新構建品牌形象、門店升級是衆多體育品牌的一個重心,舒華體育有望在這塊業務上繼續保持增長。當然舒華體育也意識到,展示架板塊出現客戶過於集中的問題,所以後續不斷在嘗試拓展新客戶,甚至簽下了體育行業以外的客戶,逐步向服飾、化妝品等領域滲透。

室外路徑作爲舒華體育健身器材業務的一個模塊。室外路徑產品則指在社區、公園等公共場合設置的,供民衆健身娛樂使用的體育器械及體育場館設施。近幾年,國家加快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尤其是疫情之後,政府態度越發積極,這對於舒華體育是一個利好,畢竟舒華體育的室外路徑產品的主要客戶爲各地體育局企事業單位。

雖然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舒華體育的室外路徑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06%、-29.55%和20.15%,波動較大,但其受宏觀經濟波動、體育局及企事業單位預算、招標項目金額大小等因素影響,從長遠來看,該業務能力將進一步增長。

從舒華體育披露的數據簡單來說,2019年舒華體育每賺到100元毛利,其中約48元來自室內健身器材,約19元來自室外健身器材,約33元來自展示架。而在今年上半年比例有所變化,變成了約68元來自室內健身器材,約18元來自室外健身器材,約14元來自展示架。

就如同數據所反映出的一樣,舒華體育方面坦言,健身器材,尤其是室內健身器材仍將繼續是舒華體育未來發展的核心。

疫情下,家庭健身成爲舒華體育的增長點,聯合羅永浩直播,與張儷達成產品合作,在電商領域異常活躍,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回報。對於舒華體育來說,是否要藉此發力家庭健身,通過智能化和家居化實現品牌升級,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抉擇。

必然之路 走價值增長路線

張維建坦言,希望舒華體育能夠成爲一家“業績優質、走價值增長路線的體育用品企業”。

從健身器材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國際市場中愛康(ICON Health &Fitness)、力健(Life Fitness)和必確(Precor)等主要品牌佔據全球較高的市場份額,且近年來在國內健身器材市場的吸引下均已進入國內市場,同樣佔據着國內高端市場的主要份額,這對國內知名的健身器材品牌舒華、英派斯、金陵體育等帶來不小挑戰。

但隨着供給側改革與中國製造升級,留給國產品牌替代的空間巨大。不難推測,正因爲看到了這一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舒華體育才會在招股說明書上明確指出,“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公司產品的質量、價格、研發、服務和市場開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於此,舒華體育提出了“三個轉變”。

據招股書顯示,舒華體育此次成功IPO後將更好地助力於實現向提供“科學運動、智慧健身”的健康解決方案服務商轉變,未來三到五年,舒華體育將堅持以產品創新與品牌營銷爲驅動,加強研發團隊及營銷團隊力量,通過終端精細化管理、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實現從“賣產品”向“提供科學運動健康解決方案”的轉變,逐步實現由產品競爭到產業鏈競爭到產業生態競爭的轉變。

在實現上述轉變過程中,科技與智能化更加將成爲舒華體育的關鍵因素。從此次舒華體育上市對於募集到的資金用途——將用於二期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信息化建設、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也可看出一二。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健身器材企業一方面爲國外品牌進行代加工,另一方面自主生產中低端產品,以往產品設計能力較弱,研發投入不足,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但到近年,大都開始投入以增強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研發力。舒華體育亦是如此,近年來研發員工人數和各類研發支出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舒華體育的價值增長路線更爲重要的是,通過企業一系列的動作向消費者傳遞出“簡單運動”的價值理念。舒華體育方面表示,簡單運動依託於企業三個層次的逐步升級:從“科技讓運動更簡單”到“智能化”而後上升至“智慧化”。

這樣的升級也就對舒華體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深入挖掘客戶需求,提高設計研發產品的智能化、個性化與時尚型,從而提高自身產品的市場吸引力。

目前看來,舒華體育的進程還不錯。針對2B、2C和2G三大領域,舒華體育分別佈局了家庭健身、商用健身、全民健身、體能訓練、老年健身、校園體育這六大產品線,並在此基礎上,配套了各自不同的軟件系統服務,例如針對2C用戶的“舒華運動APP”、針對2B用戶的Wefit智能健身房管理系統、針對2G端的“來一場”戶外健身管理系統。

“我們想要通過‘6+1’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實現全羣體、全場景的覆蓋,實現消費者的簡單運動。”張維建坦言。

其實不難從舒華體育發展歷程中看到,在競爭激烈的國外代工業務和前景廣闊的國內市場中間,預計更多的國內健身器材廠家將從純粹的生產製造走向品牌化經營之路,這也是國內健身器材製造廠家在產業價值鏈中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