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經濟學家盛鬆成,再次預測樓市未來5年走向,大概率又是對的
近段時間,樓市出現幾個信號,給人一種樓市即將復甦、房價可能大漲的感覺。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央行原統計司司長盛鬆成對於樓市未來5年走向的預測,其實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幾個信號。
第一個信號,之前文章提到的兩個去庫存的大招,分別是“1000億的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以及“房票定向安置”。
根據現有的消息,青島已經申請下來18.5億,收購了2319套房。
此外,福州、濟南、天津等城市也不甘落後,根據公開披露的數據顯示,以上4座城市合計貸款40.86億元。
在房票定向安置上,廣州首當其衝。
《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兩份文件中明確表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
根據一些報道或者中介的說法,兩項政策涉及到的城市會越來越多,房子會越來越少,最後受供需的影響導致房價上漲。
第二個信號,部分城市出現了一些與當前市場環境截然相反的現象。
比如杭州出現了中介全款收房的現象。
根據錢江晚報的報道,一些中介尋找遠低於市場價的房源進行收購,這裡的“遠低於”,是指達到銀行評估價的7折。
就比如一位採荷的房東急於售房,掛牌價260萬,近期有人聯繫他,出價220萬,經過打聽,得知對方是中介。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杭州去年11月和12月的成交量,超過了前10個月的總和,其中學區房成交量增加明顯,一部分人認爲,今年的學區房有復甦的勢頭。
又或者是深圳,在2023年出現了福田的海德園、龍崗布吉信義金域半山三期、深房光明裡以及深鐵前海時代尊府4個日光盤。
這四個樓盤亮眼的表現,給人看到希望,看起來是欣欣向榮的模樣。
第三個信號,今年1月的第二個周,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活躍。
根據中國網地產公佈的數據:重點監測的10個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長40.56%,環比增長36.98%。
按照其文章中的說法,二手房成交韌性持續彰顯,靜待政策持續發酵下,成交進一步走高。
單從這些信號來看,樓市的情況好像確實好了不少,可這是否意味着樓市已經到了觸底反彈,即將起飛的地步呢?
接下來,我們一個個進行分析。
首先是去庫存的兩個大招。
不可否認,隨着政策的落地和推進,很多城市令人頭痛的高庫存問題會有所緩解,可指望着完全把庫存抹掉,這壓根是不可能的。
再者說,收庫存房轉保障性租賃住房也好,房票定向安置也罷,目的都是以時間換空間,加快房地產轉型,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這樣一來,可以讓樓市儘早穩下來,也能儘早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而這也是高層對樓市的態度。
所以說嘛,指望這些政策來翻盤,可能性真的不大。
再來看看個別城市出現的反常現象。
前面提到過,杭州中介收購房產的目標是7折,然而大多數房東的售價只比市場價低10%。
說句比較難聽的話,中介吃的就是急於出售的房東,而且將壓得很低,未來賣出時,哪怕低於市場價20%,也是有的賺的,若房價真的上漲,那麼賺的就更多了。
歸根到底,其實就是“趁人之危”,吸房東的血,做一筆穩賺不虧的生意。
至於深圳的情況,則是以價換量,就比如深鐵前海時代尊府這個項目,位置好大平層,房價有倒掛優勢,甚至比二手房還合適,這種情況下,自然有人瘋搶。
因此,把兩座城市的特殊現象認爲是樓市將要大興的信號,顯然是不合適的。
而二手房交易上漲,其原因與深圳日光盤的情況基本類似,還是以價換量。
二手房是現房,也不用因爲開發商提心吊膽,價格上普遍比新房有優勢,如果能跟房東磨一磨,成交價估計還會更低,這顯然比新房更有性價比。
最後,看看盛鬆成對樓市的預測。
盛鬆成身居高位,曾經還是央行統計司司長,他對數據的掌握以及敏感性自然是高於我們的。
經濟學家論壇上,他提出了3個觀點:
1.房地產市場呈“L”型走勢。
2.房地產行業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呈下行趨勢,調整過程可能需要4~5年。
3.這次調整並不是週期性的,未來不會再次出現房地產帶經濟“起飛”的情況。
這裡的“L”型走勢,不能單純地只看看房價,還包括商品房的銷售情況。
現階段,樓市還處於探底階段,至於何時能到拐點並維持穩定,需要考慮兩點。
一是去化週期是否處於合理區間範圍,或者說是供需關係是否平衡。
二是保障房和商品房雙軌制的運行情況如何,若運行得好,意味着“保障房解決基本居住,商品房追求高檔滿足改善住房”的新模式不再是空話。
對於調整週期,萬科創始人王石與盛鬆成的觀點類似,他認爲需要3-5年。
確實,開發商負債、庫存房等等,這些房地產行業已經出現的問題,並不是輕輕鬆鬆就能解決的,肯定需要足夠的時間。
而週期性的觀點就更不用多說了,國家努力地讓房地產與經濟發展脫鉤,就算是脫不了鉤,也要盡最大可能降低依賴度。
若是做到這一點,降低了樓市對經濟發展的負面影響,更多資金流入到其他行業,從而加快其他行業發展。
不論是整體經濟的角度,還是單獨城市的角度,這種全面發展都是最爲健康的,也是高層所期待的,因此不可能再出現樓市帶飛經濟的“盛況”。
那麼爲什麼說盛鬆成的預測大概率是對的呢?
一是因爲人口因素。根據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國內新生兒數量已經七連降,總人口則是兩連降,而且降幅進一步擴大。
受到人口的制約,購房需求會逐步下降,市場規模也會變小,這給市場帶來較大的下行壓力。
然而我國作爲一個吃人口優勢的國家,政府斷然不會任由人口繼續降下去,當人口問題有所緩解,樓市下行壓力也會跟着有所緩解,到時候也許就是“L”型的轉折點。
二是因爲前車之鑑。現在的樓市不景氣,可想要樓市短期內恢復,其實還是有不少方法的,比如放開限購,捨棄“房住不炒”,讓炒房客繼續“嗨”起來。
可這樣做,樓市泡沫變得更大,過去日本曾經遭受過泡沫破裂的衝擊,造成的傷害可不小。
正因爲有日本的前車之鑑,我們不會讓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寧願多花幾年時間讓樓市軟着陸,也不願意放任樓市繼續擴張下去。
總而言之,今年的樓市還是處於調整期,但距離穩定會越來越近,在此期間,購房者的壓力會減小不少。
當然了,鑑於部分熱門城市在政策實施上更有前瞻性,能釋放更多需求,所以有可能提前一步觸底。
有購房計劃的人要擦亮眼睛,但要切記,要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