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奮戰在人民羣衆最需要的地方(法治頭條)
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消防員營救被洪水圍困羣衆。 杜瑞�S攝
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進行水罐消防車出三支水槍操法演練。 金 典攝
2018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並致訓詞。兩年來,這支近20萬人、身着“火焰藍”制服的隊伍,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爲民”重要訓詞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緊圍繞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核心職能,聞警即動、衝鋒在前、敢打必勝,始終奮戰在人民羣衆最需要的地方。
――編 者
水與火的洗禮
今年7月,江西省面臨1998年以來最爲嚴峻的防汛形勢,擁有鄱陽湖70%水域的九江市,汛情尤其嚴重。面對大洪水,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全體指戰員全部投入戰鬥,全力疏散羣衆,搶修堤壩,搜救被困人員,處置突發事件。
7月7日開始,江西九江都昌縣連續兩天大雨傾盆,鄱陽湖水位暴漲,多處堤岸告急,洪水漫堤、內澇嚴重。大港鎮的鹽田中學471名師生被大水圍困。因爲學校處在低窪處,四處而來的洪水向學校所在的窪地不停倒灌。九江消防救援隊員們接到指令火速趕到,他們推着橡皮艇衝到學校水流最湍急的路口,繫好安全繩支點進行布繩,打通救援通道,用橡皮艇一趟趟轉移被困師生。
剛轉移完100多人,校門口的鐵門突然被洪水沖掉,上游的水更加兇猛地涌進來,隊員們一次次被洪水裹挾着摔倒在水裡,他們拼盡全力抓着安全繩,竭盡全力用自己的身體擋住洪水,護住艇上的人。“感覺自己的胳膊都要被扯掉了,但我們不能鬆手,一鬆手橡皮艇就會被沖走,艇上可都是學生啊!”九江支隊都昌縣迎賓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站長向衛強回憶,隊員們當時都快撐不住了,但是一擡頭看到遠處還有那麼多師生等着轉移,大家都拼命堅持。
經過5個小時、40多趟往返,受困的471名師生全部被安全救出。此時,已經累得癱倒在橡皮艇上的向衛強才感覺手上火辣辣地疼――原來,不知何時,他小指嚴重受傷。
7月10日,九合鄉圩堤水位超出警戒線3米,出現多處泡泉和管涌,永修縣建昌大道消防救援站指導員謝金霞帶着25名隊員趕到現場。經過14個小時的奮戰,終於把九合鄉圩堤這一段險情全部排除。
隊員們剛坐下準備吃點東西時,又接到緊急命令,一個壩上出現管涌,如果不堵住的話下一步就會潰堤。容不得半點耽擱,26名指戰員立即集合隊伍,趕赴現場。整整三天兩夜,謝金霞帶領隊員們一起打了上百根木樁、挖了近千方沙石,堵住了30多處泡泉和管涌。
在持續一個多月的抗洪搶險戰鬥中,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隊1075名指戰員全部投入戰鬥,白天連着黑夜,暴雨接着高溫,封堵泡泉、管涌,營救疏散羣衆1.3萬多人。
一個月的持續奮戰,九江支隊取得了驕人的戰績:沒有一名羣衆在洪災中死亡,沒有一名指戰員傷亡,沒有發生一起救援事故。今年8月31日,中宣部向全社會發布這支隊伍的先進事蹟,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九江支隊在今年抗汛救援中的英雄事蹟,是全國消防救援隊伍的一個縮影。哪裡有險情,哪裡有求援,哪裡就有消防救援隊員。“只要羣衆安全脫險,再苦再累都值得。”這道出全體消防救援隊員的共同心聲。很多羣衆都說,看到“火焰藍”心裡就踏實了。他們敢闖火海、敢戰洪水、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爲保衛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技與勇的磨礪
本報記者 倪 弋
11月的北京天氣漸涼,但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的訓練場上卻熱火朝天。支隊繩索分隊的幾名消防員正在開展高空繩索救援,隊員們身上掛滿了十餘種各類救援器材,“繩索保護完畢,慢速放繩”……一聲聲口令迴響在訓練場。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一直以來擔負着北京市各類重特大火災撲救、重特大災害事故搶險救援任務。多年來,這支隊伍積極探索轉型升級之路,憑藉勇毅擔當的工作作風和紮實的業務素養,在高角度繩索救援、水域救援、城市搜救、化學危險物品處置和空勤救援等領域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8月,該支隊被選爲中國救援隊的主力。
2019年10月,中國救援隊接受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測評。在連續40個小時全過程、全要素地震搜救模擬演練測評中,來自14個國家的20名測評專家對隊伍的救援能力進行綜合評估,內容涉及15個大項、共計137個考覈點。在倒塌救援的模擬場地前,5名國外救援專家從救援防護到救援程序方法,裡裡外外觀看近兩個小時,進行了細緻入微的考覈。隊員們精湛的技藝和良好的風貌,贏得了考覈專家的一致好評。最後,特勤支隊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承擔的所有救援科目,中國救援隊也順利完成了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測評。
優異成績的取得,源自特勤支隊在過去一年時間嚴格對標國際標準,不斷強化救援技術,夜以繼日艱苦訓練。“我們用一年時間,完成了其他國家救援隊伍需要訓練兩到三年才能完成的考覈。”隊員田園自豪地說。
特勤支隊的隊員們一直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只有不斷提升應急救援技能,才能在關鍵時候救人於危難。他們始終堅持訓練、磨礪技能,無論嚴寒酷暑、雨雪風霜,從未中斷。
2019年11月,2019格瑞德世界繩索救援賽首屆亞洲賽在深圳舉行,特勤支隊7名隊員參加了此次大賽,與來自國內外18支專業救援隊同臺競技。比賽課目災情設置高度貼近實戰,賽事採用“雙盲競賽”模式,所有隊員對比賽課目和順序均不知情。隊員們穩紮穩打,經過3天緊張激烈的對抗角逐,最終獲得本次大賽體能排位賽第一名、全課目積分賽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榮獲“亞洲優秀救援競賽隊伍”獎。
練兵千日,用兵一時。2019年3月,非洲東南部遭受熱帶氣旋“伊代”襲擊,包括莫桑比克在內的多個非洲國家遭受嚴重災害,數十萬人受災。災害發生後,中國救援隊到達莫桑比克實施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特勤支隊20名救援骨幹毅然加入了這場遠征。到達莫桑比克後,救援隊從聯合國受領的任務是到一個叫部滋的城市開展救援,那裡已經被洪水圍困,也沒有其他救援力量到達,且沒有任何信息,只有一個座標。
經過協調溝通和周密部署,中國救援隊決定由特勤支隊16名骨幹隊員通過水路深入部滋實施救援。當地基礎設施損毀嚴重,船在海上航行只能靠目測水波紋判斷航向,危險無處不在。面對未知環境,隊員們沒有一絲退縮,攜帶好物資和救援裝備,在嚮導指引下,歷經五六個小時才抵達目的地。隊員們隨即開展了救援行動,設置安置點、診療、防疫消殺,不眠不休連續工作了14個小時,在當地成功救援大量受災人員。
智與器的融合
本報記者 張 璁
“我剛參加消防工作的時候,消防裝備還比較落後。”江蘇消防南京支隊特勤大隊一站的崔彥彬2001年就加入了消防隊伍,這些年作爲業務尖兵的他見證了消防裝備的多次更新換代,“如今我們的裝備越來越‘智慧’,技術含量實現了大幅提升。”
深入火場,消防救援裝備關係着隊員們的安危。在特勤大隊一站的一輛消防救援車上,一捆形如電話線的繩纜引起了記者注意。“這是救生照明線。”在場的消防隊員介紹說,過去對於高層、地下建築內部火災處置,通信一直是個難題,導致內部消息反饋不出來,外部指令也傳不進去,“現在這些救生照明線在線盤端加了中繼器,這樣一來線鋪到哪裡,通信範圍就能到哪裡,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高層、地下建築通信不暢的問題。”
實戰是對裝備的真正考驗。2019年5月24日,南京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有一處建築高層的裝修改造工地發生火災,崔彥彬所在的這支隊伍接到命令立即趕往事故現場。
過去在消防救援中,由於通信電臺比較落後,不僅接收距離只有300米左右,而且常常會出現作戰隊伍一多,電臺信號互相干擾的情況,給內部滅火帶來困難。
“在這次任務中,由於近年來基層消防配備了大批防爆、防水的警用數字電臺,信號問題得到根本性改善,因此在多支隊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自始至終通信聯絡暢通,電臺指揮明確清晰。”崔彥彬說,特別是攻堅班組深入內部尋找火點時,有了更智能化的呼救器,可以讓指揮員在平臺上實時掌握隊員位置和安全情況,“遇險還會自動發出求救信號,這爲救援人員在濃煙、未知的環境下作戰增添了信心”。
除了消防隊員身上的高科技,消防救援中各種“大塊頭”的特種裝備也非常吸引眼球。在江蘇省消防救援總隊訓練與戰勤保障支隊,記者隨消防隊員登上了一輛身形龐大的消防通信指揮車。只見啓動設備後,內部空間緩緩向車身兩側展開,不一會兒,一個設施齊備、功能完整的移動指揮室就呈現在記者面前。
指揮車不僅提供了強大的通信功能,而且其具有的機動性也可以在事故處置中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化工爆炸事故現場,一旦出現風向變化,這個輪子上的指揮部就可以很快整體轉移到上風位置,避免了人員受到傷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江蘇消防南京支隊特勤大隊裝備的升級革新,折射出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兩年來在裝備建設上的成效。目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基本形成了“種類齊全、專業配套、技術先進、實用高效”的裝備體系,除能夠承擔一般火災和高層建築、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災撲救任務外,還可以承擔洪澇、地震、建築物垮塌、危化品泄漏等各類災害的救援任務。
版式設計:沈亦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