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民調看漲 柯文哲的最上策(何振盛)

最近幾份總統大選民調顯示,柯文哲暫居第二,且另有民調蹦出搶佔第一的意外表現。引發輿論熱議。(資料照,王英豪攝)

最近幾份總統大選民調顯示,柯文哲已經超車侯友宜,暫居第二,且另有民調蹦出柯P碾壓賴神搶佔第一的意外表現。一向自信的柯P或許就此覺得將老K打趴並與賴神楚漢相爭,已非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認定自己離總統府僅有咫尺之隔了。然而,如果光憑這幾份民調,柯P就自認是「天選之人」,若非被自己慣用的嗆辣話術辣到睜不開雙眼,就是不自覺地項羽上身而過於目中無人,是否因此好夢成空,頗值得持續觀察。

首先,柯P民調相對提升,實得利於藍綠雙方過早的對決策略,當雙方都鎖定對方爲最主要的假想敵時,炮火自然都集中在對方身上,而原本欲被邊緣化的老三柯P,卻反而因此獲利。好像別人都是缺點,柯P竟完美無瑕,果真如此?

當藍綠雙方驚覺民調上柯P的威脅時,柯P過去8年市政上的跳票,如社宅、都更等,以及毫無進展的五大弊案難道不會成爲藍綠雙方合力攻擊的箭靶?針對柯任內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賠款2.3億一案,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22日就要「大家評評理」,強調蔣市府爲了幫前朝善後,卻要受民衆黨議員的鳥氣。

其次,柯P也因藍綠受到性騷與喂藥事件的負評而獲益。儘管如此,賴神民調雖有小挫,但基本盤仍然堅實,絕大多數民調仍居第一,加上臺版「#Me Too」運動在各界擴散,有助於分散民衆對於執政黨本身的關注,進而減弱對其責難的程度。同樣地,新北幼兒園喂藥疑案對於侯市長固然有傷,但在新北市府與兒童家屬積極溝通並進行相應管控處置下,加上高雄市也出現類似案例,可預期其負面邊際效應將逐步遞減。迴歸基本面後,柯P短暫的相對紅利將被抵銷。

再者,在三位主要總統參選人中,柯P雖是較有魅力的人選,但也絕非魅力四射、銳不可擋的流行天王。對於年輕族羣而言,比起賴的溫吞與侯的平板,「阿北」的滑稽與狡黠彷彿是智者的代名詞,尤其初次嚐鮮的首投族最愛詼諧搞笑的非典政治人物。但是對於多數老成的選民而言,投機善變的浮誇政客未必受到青睞,反而理念相同或政績昭顯的政治實踐家纔是最愛。試圖走中間路線的柯P,若不能在國家認同、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提出一套清晰論述,恐怕左右逢源不成,在左支右絀下反自成另類的票房毒藥。

此外,柯文哲一直保持話題性的原因之一在於和郭臺銘的「郭柯配」或「柯郭配」能否成真?若是成真,一般看法認爲,侯的選情堪慮,賴受到的威脅也更大。然而根據臺灣民意基金會的最新民調,僅有3成4的民衆樂見「柯郭配」,卻有5成不樂見,兩者相差15個百分點,顯見兩人連袂參選對於拉擡柯P的選情,助益有限。

最後,總統大選並非地方層級的縣市長選舉,光靠媒體曝光與網路聲量的文宣戰,仍不足以取勝。作爲媒體寵兒的柯P,或許因媒體過度關愛的眼神而沾沾自喜,但別忘了,總統大選中組織動員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文宣戰,而這點卻是民衆黨的軟肋,也是柯P競逐大位的致命傷。距離明年總統大選投票日還有半年多的時間,擁有中央執政資源的綠營以及掌握2/3地方縣市執政權的藍營,尚未卯足全力在組織動員上出手,屆時柯P是否仍能保有現在的聲勢不無疑問。

綜而言之,目前柯P行情看漲並非來自本身實力的增長,而系藍綠對手內爆事件因素的加持,其是否能轉換成長效性的支持頗值得懷疑。然若柯P自我感覺良好,執意在總統大選上賭一把,其結果最大的受益者可能是民進黨,但最大的受害者卻非國民黨,而是民衆黨本身。試想,民衆黨無法取得中央執政權,僅靠新竹市的有限資源苦撐,能否逃過既往第三黨泡沫化的命運?可想而知。

基於上述認識,倘若柯P想在選後維持政治影響力並帶領民衆黨繼續發展,恐怕選前開啓藍白對話與合作,已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未來與樂活產業學系合聘教授、臺灣對外關係研究暨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