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產業,爲農業農村發展注入活力
一些國外農村,依託天然的生態優勢,推動形成完善的生態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體系,既有效保護了原有的生態環境,又實現了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
本報駐德國記者 李 強
從柏林開車一路向北大約70多公里,就是德國著名的生態農業村——柏多文。剛到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柏多文生態村”的大招牌,旁邊就是顧客盈門的農場商店,銷售柏多文村自產的農產品。每天,印着“柏多文生態村”字樣的冷藏貨車,都會將新鮮牛奶、奶酪、蔬菜等綠色農產品運到柏林、勃蘭登堡州等地的有機超市裡。
在農場商店左側不到50米處是村裡的奶牛場,在商店門口甚至可以聽到牛叫聲。這裡,每頭牛的飼養,都要符合德國有機農業認證機構德米特的生產要求和嚴格標準。通過這一權威認證,大幅提升了柏多文農產品的品牌溢價,並使其自動獲得歐盟的市場準入資格。
農場主蘇珊妮·波因克介紹,按照德米特的要求,柏多文牛奶所有生產環節都必須實現全有機,並且很多生產原料都要自產。如有機牛飼料必須有至少50%來自自有農場,有機肥料則必須100%自產。種植作物留下的葉子和秧苗,以及牧草和青貯飼料,可供550餘頭奶牛食用,而牛糞以及青貯飼料滲出液等,又成爲農作物的生態肥料,由此形成生態循環。
緊鄰農場商店右側的,是村裡的乳品加工廠,奶產品從擠奶到擺上貨架,全程耗時不過幾個小時。這不但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也減少了長途運輸原料帶來的污染排放。
由於成本投入較高,柏多文自產牛奶比一般超市牛奶要貴一倍。然而,憑藉新鮮優良的品質和符合環保理念的生產方式,柏多文自產牛奶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柏多文生態村”品牌發言人弗朗奇斯卡·魯徹介紹說,現在每週固定訂戶就超過了4000戶,產品供不應求。
爲了更符合環保經營理念,柏多文去年還投資修建了新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使乳品加工廠和奶牛場的自供清潔能源比達到50%以上,今年還計劃在農場商店外增設太陽能充電樁。據測算,該村每年可因此減少400噸二氧化碳排放。
得益於良好的生態資源,在綠色農產品產銷之外,生態農業觀光也成爲柏多文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夏天的農莊節是柏多文的盛事,大量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奶牛場和苗圃場,品嚐農家菜和有機咖啡,開展戶外運動和野營……通過多種項目體驗親近自然的綠色生活。
在柏多文村的官網上,一系列獎項引人矚目:德國聯邦生態農業獎、德國聯邦有機示範農場、德國商品檢驗基金會最佳牛奶評測獎、勃蘭登堡傑出原奶質量獎……自上世紀80年代,隨着德國民衆對高品質農產品和環境保護的訴求日益增加,柏多文即開啓生態農業發展之路。1991年,柏多文註冊成立了集體農業企業,將自產的綠色產品統一以“柏多文生態村”品牌對外銷售。經過30年發展,企業現有110餘名固定僱員和25名季節工人,經營着1240多公頃生態農地,出產80餘種綠色農產品。
這也是德國生態農業常見的發展模式,即通過大型農場和企業開展規模化品牌經營,帶動整個村莊的生態產業。柏多文成功的生態農業經營,也離不開歐盟和德國政府的資金與政策支持。在奶牛場入口處,一塊介紹牌上寫道:“我們正從歐洲農業農村發展基金(EAFRD)獲得以下項目的資金:購置移動雞舍、奶牛計步器和秸稈切碎機。”德國政府和各州財政系統每年給予生態農業用地的補貼爲每公頃500至600歐元,而普通農業用地每公頃只有300歐元,各類生態農業評獎也會給予獎金。同時,銀行會對發展生態農業的村莊和企業提供優惠貸款。
近年來,正是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撐雙輪驅動下,像柏多文這樣的生態農莊穩步增加。根據德國有機食品行業協會數據,從2010年至2019年,德國生態農莊的數量翻了近一倍,目前已達4.2萬餘個。德國政府預計,到2030年,20%的德國農業用地都將從事生態農業經營。
(本報柏林電)
南非海維爾德村——
產業經濟與產區保護並行發展
本報駐南非記者 鄒 鬆
南非出產一種獨特的飲品——“博士茶”。這種地理標誌產品以一種豆科灌木的針葉爲原料,只在開普敦西北約300公里的塞德博格地區規模化種植。在產業化帶動下,南非的這一“土特產”已行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值超過3億蘭特(約合1.3億元人民幣),探索出一條產業經濟與產區保護並行的發展之路。
海維爾德村原本是塞德博格地區一個貧困村莊。近20年來,規模化發展“博士茶”產業使這裡逐步擺脫了貧困。據海維爾德村村民介紹,本地人飲用“博士茶”有上百年曆史,但此前從未專門種植,只是把它當做一種“草藥”來定期採摘。上世紀90年代末,政府將“博士茶”認定爲有機飲品,相關農業機構開始派專人規劃“博士茶”種植基地,向農民提供規模化種植輔導。村裡未就業人口多數加入了種植行列。調查報告顯示,在引入有機肥料、集中種植、聯合收割及晾曬等措施下,海維爾德村“博士茶”原料年產量從2000年之前的200公斤,發展到如今的2噸,人均年收入增長至15萬蘭特(約合6.7萬元人民幣)。
南非“博士茶”生長地區的年降水量需要保持在380—650毫米,土壤呈弱酸性。從種苗移植算起,“博士茶”針葉需要18個月才能成熟,收穫兩三次之後,土地必須再次翻耕,間隔5年後纔可再次種植。獨特的生長環境、植物屬性以及經濟價值,決定了南非“博士茶”原產地必須得到特別保護,才能維持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多年來,南非政府、國際相關機構以及各類行業組織相繼加入“博士茶”養護的行列,以多種政策、法規和實踐推動原產地的生態系統維護。
2010年起,塞德博格地區引入鼓勵農產品產地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優質認證”體系。這一認證體系要求“博士茶”全產業鏈做到“更好的種植方式”“更好的環境關懷”“更好的收入支持”等多個優化條件,才能在最終的“博士茶”產品上印有“國際優質認證”標籤,以此獲得國際市場認可。依照“國際優質認證”體系管理辦法,海維爾德村“博士茶”種植戶要對用地效率、施肥管理、土壤退化程度等多項指標進行量化記錄。剛開始,部分種植戶不理解這種做法,但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種植戶體會到了精細化生態管理的好處。“新的管理辦法要求我們做很多回顧性記錄,通過統計數據來不斷糾正以往的種植方法,在維護生態的同時,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種植戶尼克拉斯表示。
與塞德博格地區的上百家“博士茶”種植戶一樣,海維爾德村也簽署了“‘博士茶’和生物多樣性倡議”。該倡議要求當地在發展產業的同時遵循維護生物多樣性原則,比如農戶不得任意擴大“博士茶”種植用地,有變更種植地需求的必須申報,同時退讓相同面積的土地列入生物保護區範圍等。
海維爾德村村民庫其爾說:“之前整個地區的村民居住得很分散,大家都只在乎自己家的種植園。如今,‘博士茶’成爲整個地區共同的產業,大家都要爲地區的長遠發展貢獻力量。”如今,產區的人都認識到,“博士茶”的植株只是塞德博格地區複雜植物羣落中的一種,不能爲了經濟收益無節制地擴大種植面積和產量,保持地區生物多樣性的努力,有利於“博士茶”這種珍貴的植物一直延續下去。
目前,南非“博士茶”產業已擁有450多家生產企業,長期用工超過5000人,年產量的一半用於出口。通過一系列生態保護措施,南非在釋放“博士茶”產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建立起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爲當地經濟注入長久活力。
(本報約翰內斯堡電)
經濟發展讓更多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
本報駐韓國記者 張 悅
位於韓國忠清南道的文堂裡村,以其“鴨稻共作”的生態模式,成爲韓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典範村莊之一。
“鴨稻共作”,顧名思義,是將鴨子圈養在稻田裡實現二者和諧共生:鴨子以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爲食,實現爲水稻天然除草、除蟲的目的,而鴨子的糞便又可以成爲水稻的肥料。鴨子在稻田裡遊動還能激發水稻生長環境的活力。通過“鴨稻共作”的模式,文堂裡的農田不僅無需打農藥、施化肥,還節省了除草除蟲的人力,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近年來,在“鴨稻共作”的基礎上,文堂裡農戶又探索出水稻與田螺共同種養等生態農業新模式。和“鴨稻共作”類似,這一模式實現了水稻和田螺在生長過程中的互利共生。田螺不需要額外飼料餵養,有效降低了養殖成本和難度。爲了體現對生態農業的鼓勵和支持,韓國農業協會和相關企業提前和稻米生產者簽訂銷售合同,確保銷售渠道暢通。
文堂裡在探索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的同時,還建立了大米從生產加工到包裝銷售的一體化運營體系,並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不斷開拓生態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文堂裡還注重打造生態農產品品牌。“鴨米秋收分享節”是這裡每年都舉辦的品牌活動。該活動以“鴨稻共作”的生態模式爲主題,讓城市居民在參與農活中體驗迴歸自然的樂趣,深入瞭解生態農業。如今,以生態農業聞名的文堂裡每年都吸引上萬名遊客前來參觀。城市居民不僅可以購買綠色農產品,還可以參加放養鴨子、收割農作物、黑米染色、秋季抓螞蚱、天然食品製作等豐富多彩的鄉村體驗活動。
在位於文堂裡的洪城環境農業教育館,人們不僅能瞭解到文堂裡生態農業的發展歷程,還有機會聆聽農業專家的講座。“教育館展現着祖先們的生活面貌和智慧,讓城市居民和年輕一代對環境和農業有更深入的瞭解,培養他們對故鄉和土地的熱愛。”韓國親環境農產物義務自助金管理委員會委員長、洪城環境農業教育館顧問朱亨魯告訴本報記者。
2000年,文堂裡制定了“21世紀文堂裡發展百年計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即以生態農業爲基礎,通過打造具有特色的專業生產體系確保農產品競爭力,不斷拓展收入來源。同時,進一步提升農業教育水平,促進經濟、環境、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村莊。
2014年,文堂裡所在的洪城郡地區被確定爲韓國首個有機農業特區。朱亨魯表示,如今文堂裡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戶年均收入約爲3000萬至5000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72韓元),不低於城市工作的白領。經濟發展了,文堂裡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配套設施。“與其他村子相比,文堂裡年輕人的比例要高很多。由於生態農村建設帶來的價值感和歸屬感,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在田間地頭實現人生價值。”朱亨魯說。
(本報首爾電)
良好生態環境爲增收致富提供基礎
本報駐泰國記者 趙益普
泰國東北部黎府是該國重要的甘蔗產地,而黎府農欣縣班帕南巖村更是因出產優質上乘的甘蔗而聞名。這裡空氣清新,綠油油的甘蔗地在羣山掩映下,宛如一幅山水畫。
1月末正值甘蔗收穫的季節,班帕南巖村村民呵倫正帶着家人在地裡收割甘蔗。“種甘蔗這些年,我們家買了1輛拖拉機、1輛摩托車,生活來源主要就靠它!”呵倫家種了5萊(0.8公頃)甘蔗地,每年收穫甘蔗60—80噸,按照每噸1500泰銖(1泰銖約合0.22元人民幣)的價格計算,一年一季的甘蔗年收入大約有10萬泰銖。
班帕南巖村四面環山,“帕”在當地方言中是“山石”的意思。1964年,15位農民作爲第一批住戶來到班帕南巖,在此種植水稻和玉米。很長時間以來,該村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山村。上世紀90年代,班帕南巖村村民因地制宜,開始廣泛種植甘蔗。
“這裡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都適宜種甘蔗。”班帕南巖村村長譚亞拉告訴記者,地處山區的班帕南巖村,晝夜溫差大、降水充足。村裡目前120戶人家,幾乎每家都種植了甘蔗。
“優質的甘蔗增加了當地人的收入,也讓更多人知道了泰國東北部有這樣一個風景優美的村莊,吸引衆多遊客前來觀光。”泰國旅遊局黎府分局局長譚娜萬·卡西告訴記者,班帕南巖村因此成爲黎府僅有的兩個入選泰國“一村一品”的村莊之一。
農欣縣社區發展處主任辛哈蓬告訴記者,以前在收割完畢後,蔗農往往就地焚燒甘蔗葉和根。後來,在政府引導下,蔗農將甘蔗葉粉碎還田,作爲下一季甘蔗種植的有機肥料,這既避免了焚燒造成的空氣污染,也大幅提升了土壤的活力。泰國政府爲實施甘蔗葉粉碎還田的農戶提供每噸鮮甘蔗92泰銖的生態補償。據辛哈蓬介紹,現在,當地人已經普遍認識到,正是良好的生態環境才爲發展甘蔗產業、實現增收致富提供基礎。
甘蔗生長需水量很大,對灌溉提出了很高要求。以往班帕南巖村一直使用傳統漫灌方式,灌溉效率低,極易造成對水資源的浪費。在當地政府的引導支持下,越來越多的村民購買滴灌噴頭和霧化灌溉噴頭,還在村裡修建了蓄水池,將雨季的雨水收集起來留待旱季使用。在黎府皇家大學的倡議下,部分村民也開始嘗試使用太陽能電板來驅動灌溉系統。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甘蔗產業發展的節能環保水平,確保灌溉效率最大化。
黎府等泰國東北部地區是泰國甘蔗渣發電廠的主要分佈地。在泰國政府號召下,當地嘗試開發甘蔗渣發電技術,在擴大蔗農利潤的同時,也提高了生態效益。2020年12月31日,泰國能源部宣佈將在2021年加大投資,加速推動沼氣發電和生物發電項目,其中甘蔗渣全年發電量預計將達75兆瓦。這對以班帕南巖爲代表的“甘蔗村”無疑是一項利好消息。
近年來,泰國政府在甘蔗產區不斷挖掘當地的旅遊資源,同時推廣甘蔗生產乙醇、發電等技術,讓生態農業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本報黎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