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時不我待 政策法規亟應與時俱進

數位政委唐鳳1周有2天遠距上班。(本報系資料照/摘自唐鳳臉書)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日前主動提出,每週三、五將固定不進行政院辦公室,而採行在院外「遠距上班」。這種顛覆傳統型態的特異上班模式,一經公告果然引起社會各界熱議。而行政院長林全針對此一特殊個案接受媒體訪問時,則是表態力挺。林揆指出,目前行政院雖然沒有遠距上班的相關規定,但唐鳳是政務委員,只要有任務,且在工作不受影響下,則利用電腦遠距傳遞想法或政策,他強調這是可行的。

唐鳳所創下此一特殊上班模式,雖然獲得林揆表態支持,但在網路上卻引發「特權」爭議。而相關的民調結果則呈現更紛紜的意見:包括贊同唐鳳作法的比不贊成的高出13%,且愈年輕、學歷愈高的受訪者,贊成比例愈高;不過如果要把「遠距上班」模式擴及一般公務人員,則不贊成的比例比贊成者高出三倍。

除了網路鄉民與民意調查數據之外,同屬公務體系的一般公務人員,不少人表態希望也能夠比照辦理。不過,他們畢竟是體制中人,我們認爲政府最好能訂出一套管理標準。能不能遠距上班,應該是依工作性質而定,而不是無條件全面適用,否則反而會滋生更多問題。

倒是與唐鳳同樣來自民間的前政委蔡玉玲,總結她的「從政」體驗,所歸納出的看法更值得正視參考。她明白指出,遠距工作將是未來的工作常態。既然民間公司都可在網路上解決很多問題,她建議政府應正視遠距工作常態化的情形,思考一般公務員是不是一定得固定每天都要進辦公室打卡,纔算是上班。

總結歸納社會各界對政務委員唐鳳「遠距上班」的不同反應模式,我們認爲如果只是聚焦在這算不算是「特權」的爭議,未免過於膚淺。事實上,依現行相關規定,政務官依政策任命,要對政務推動的成敗負責,上下班固然不須打卡,嚴格來講,也沒有如一般公務人員的固定上下班時間。許多政務官員,除了配合週一至週五固定上下班之外,週末假日應邀參加民間各式各樣的活動更屬常見,因此,如果僵化的規定政務官每天都要準時上下班,其實反而不切實際。這一點,從民調多數支持政務官可以採取彈性上班模式,而對一般事務官則持保留態度,即可見兩者之間的屬性差異。

不過,即使因唐鳳政委的此一作爲,而讓各級政府的政務官,在上班地點上可以具有較大的彈性,從而也可化解唐鳳被視爲「特權」的社會壓力。但誠如蔡玉玲的建言,這並非意謂着一般公務人員,就必須繼續依循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簽到的作息模式。即使已經進入網路時代,即使非政府體系的民間企業,早已有不少公司行號採行「遠距上班」模式,甚至行政院人事總局早在先前的人事行政局時代,就曾針對各國政府機關在家上班措施進行專案研究,但有關公務人員的上班規範,多年來始終一成不變。當年人事行政局的專案研究結論指出,政府採取此項制度要想達到正面效果,必須好好規劃,貿然跟進將「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人事行政局的此一結論,看來是無懈可擊!推動一項制度改革,自然要好好規劃,否則確實會未蒙其利卻深受其害。但問題是當年的這項研究結論,後續顯然未見「好好規劃」。是則講白了,所謂「好好規劃」,其實就是擱置推動的同義字,典型的公文用語。

於此,我們並非堅持今天的人事總局,一定要舊案重提「好好規劃」。同時,有關公務機關上班體制是否一定要隨着網路時代的來臨而配合調整,其實也未必有那樣的急迫性。但我們比較關切的是,在今天的網路時代,不論是已成型的電子商務模式、金融科技、Uber叫車服務,乃至方興未艾的物聯網營運模式,都在顛覆傳統的產業營運模式。政府相關的法令規範如果也是牛步化的「好好規劃」,一方面將使國內有意投入創新產業的業者陷入有志難伸的困境,另方面不像其他國家實施公務員上班新制,對我們的影響並不明顯,其他國家如果在營造有利創新產業發展的相關法令規範上走在前頭,則勢必會削弱臺灣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唐鳳可否「遠距上班」並非重點,政府政策制訂與法令修訂如果始終「牛步化」,那纔是臺灣真正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