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求和避戰錯了嗎?

中國時報社論

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提出「臺海危險性歷來僅見」的示警,絕非杞人憂天。美、陸機艦頻繁進出臺海與南海,日前大陸空軍甚至連續兩日以「全空層、多架次」模式越過海峽中線,一度抵達距臺灣僅166公里處,造成臺灣極沉重的安全壓力,美軍卻轉往關島馬里亞納羣島附近海域舉行年度大型演習。大陸兩艘航母山東號和遼寧號在渤海進行首次聯合軍演,後續可能利用遠海秋訓實行雙繞臺行動,兩岸互疑持續累積。

相對軍事上的緊張,兩岸交流互動也因互疑而引發風暴。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原擬率團赴廈門參加海峽論壇,卻因央視國際主播李紅以「這人是來求和」爲標題定位,藍營社羣瞬間炸鍋,黨主席江啓臣強硬迴應,要求當事人向王金平與國民黨道歉,否則不會爲交流而交流。

兩岸鴿派應挺身而出

國臺辦很快做出澄清,表示大陸歡迎王金平出席海峽論壇,期許兩岸各界多做有利於增進了解、增信釋疑的事,希望能夠化解臺灣各方的疑慮。影片主持人李紅也透過媒體迴應,表示她的本意是促進兩岸溝通與和平,並解釋「求和」是尋求和平,她衷心歡迎王金平參與海峽論壇,並在次日央視國際臺節目中表示,「王金平率團訪大陸有助兩岸交流」。但是國民黨對大陸及李紅的處置仍不滿意,決定取消原定計劃。

兩岸失去一次相互表達和平願望的機會,令人十分痛心。和平契機功敗垂成,背後有太多值得探究與警惕之處,而其中最最危險之處,在於兩岸社會對於「求和說」看法的落差。

在臺灣社羣裡,幾乎一致認爲,和平不能用卑躬屈膝換來;藍營網友更認爲,國民黨已是在野黨,不應淌入兩岸泥潭,不要再當蔡政府煞車皮,幫臺灣化解危機反而被污名化,讓自己被抹紅是中共同路人投降派;但在大陸網路社羣裡,卻認爲「求和說」何錯之有,在大陸的硬實力面前,臺灣本來就應主動求和,因而要求國臺辦態度要更強硬,不應有任何退讓。

很明顯,兩岸官方有意避免緊張情勢惡化,民間卻有鷹派化、極端化趨勢。2016年兩岸關係漸趨惡化,兩岸網民也開始激烈交火,2019年綠營「抗中保臺」的選舉動員以及選舉激情未退;大陸社會長期以來,先對臺灣存有浪漫的期待與想像,後來卻發現與現實有巨大落差,進而形成的傷心與失望,及伴隨而來的不解和憤怒。

此次破局的原因或許各方各有解讀,無論是什麼樣基礎條件所形成的社會氛圍,當前兩岸民意極端化趨向,確實對兩岸鴿派造成相當的衝擊。最極端的「武統派」與「臺獨派」,不斷鼓吹兩岸即刻開戰,對於任何追求和平的人與團體,進行無情的網路霸凌;較不極端者也越來越堅持己見,反對任何妥協、示弱,無論極端或較不極端,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沉默螺旋效應,不利於兩岸和平建構

然而在當前美中競逐升溫情勢下,擁護兩岸和平的力量若不挺身而出,任極端主義叢生蔓延,對兩岸社會搧風點火,造成負面影響,和平必然將日益遠矣。這也是爲何馬英九會在與江啓臣同臺反美活動上,表示兩岸再不溝通,局勢會非常危險,因而表態支持過去的政敵王金平率團參加海峽論壇的緣故。「九二共識」一詞的創造者,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也在近日的研討會上警示,美國大選之後,中共可能會出現「小打」的「非戰爭軍事行動」,呼籲蔡總統要做好準備,不可繼續躁進。日本的臺灣專家、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日前也投書表示,臺灣應冷靜剋制對大陸的挑釁言行。臺海危機並非一家之言,兩岸都需要格外警惕。

不是投降是傳達善意

兩岸官方自2016年以來基本斷絕往來,民間交流也因民進黨政府多方阻擾而日益減少,國共之間的交往,因民進黨政府任意延長藍營政要赴陸管制期,加上國民黨敗選後內部自顧不暇、兩岸論述搖擺不定,也缺少和大陸對話的意願。正因爲如此,過去重要性較低的海峽論壇,如今一躍成爲各界矚目的活動。兩岸是否能打開對話窗口,是否能創造和平利基,是否能消弭社會對立,其實才是更深層的背景。面對危機風暴,兩岸鴿派再不挺身而出,搶奪話語權,待洪水襲來,將爲時晚矣。

「求和」並不是投降,而是善意的表達,王金平應擇善固執,給兩岸和平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