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之夜燈如晝

正月十五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因之,這一日被稱爲“上元節”。又因正月爲農曆元月,夜爲宵,所以正月十五這一夜又稱“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獨具特色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繼春節之後的又一重大節日,所以人們常說“元宵勝春節”。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的鰲山燈。

《乾隆帝雪景行樂圖》中懸掛的料絲花鳥圖四方燈。

《雍正帝十二月行樂圖·正月觀燈》中豎立在圓明園的天燈形象

史海鉤沉話燈市

舊時,過元宵節人們不僅要吃元宵,還有一項特殊的娛樂活動就是“逛燈”。“逛燈”就是逛燈市,所以民間也稱元宵節爲“燈節”。早在漢武帝時期,每到元宵節,漢宮中就有放燈火習俗。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我國,按照佛教規矩,上元之日要在各寺院燃燈祀佛。此後逐漸形成了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放燈的習俗,後流傳到民間,逐漸發展成觀燈盛舉。

到了隋代,隋文帝禁止放燈,以示節儉;而至隋煬帝時,煬帝奢侈成性,要求宮內宮外大舉放燈,極盡鋪張浪費之事。唐代國富民安,所以上元節放燈較之前朝達到了一個高潮。唐代平時實行宵禁,不許百姓夜間外出,而上元佳節卻例外,特許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日可以夜行,以便百姓外出觀燈遊玩。唐代的燈火製作技術比前朝更加精湛,出現了“燈樹”“燈樓”這樣的大型花燈。唐代詩人蘇味道這樣描寫正月十五夜的燈市:“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而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的詩句,描繪當時觀燈之宏大場面。

宋代上元節放燈的時間比唐代延長了兩日,在原來上元節十四、十五、十六日放燈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十七、十八兩日,所以宋代上元節觀燈的時間共爲五日,而且燈火製作上出現瞭如“鰲山燈”“無骨燈”“琉璃燈山”等奇巧製品。因此宋代的上元節燈市更爲壯觀,從宋人的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燈市的盛景。范成大有詩云:“吳臺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這裡的“影燈”即“走馬燈”)而辛棄疾更有一闕千古傳誦的讚美元宵夜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這些唯美的詩詞不僅驚豔了時光,也帶着我們穿越時空,與流光溢彩的燈市相遇。而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也讓我們邂逅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北宋歐陽修曰:“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南宋辛棄疾說:“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明永樂七年,皇帝還特准百官放假十天,普天同慶,共祝燈節。清代上元節的放燈時間爲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同樣很是熱鬧,除各種花燈外,還增加了舞火把、火球、火雨等娛樂活動。清代詩人姚元之《詠元宵節》詩云:“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因燈而名的燈市口大街

北京燈市歷史久遠,最盛在明代。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給北京政治、經濟、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深刻變化。明初,京城燈市設在五鳳樓前。五鳳樓即紫禁城午門——午門建築羣中間是九間重檐正樓,兩側各有兩座闕閣,共五座樓閣,如同展翅的鳳凰,民間遂稱其爲“五鳳樓”。午門乃紫禁城之正門,燈市設在午門前,到了燈節這幾日,百姓來此賞燈遊玩,人來人往,實在有失皇家威儀,也會產生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皇帝下令將燈市遷離午門,改爲在紫禁城東華門外,即現在燈市口地區,範圍大致包括現在的燈市口大街、燈市口西街、燈市口北巷、同福夾道一帶。而燈市口大街之名也是因這裡設置燈市而起。

燈市口大街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東起東四南大街,西至王府井大街,明代屬明照坊,稱燈市,亦稱燈市大街。從明代至清初,燈市口大街都是京城極爲繁華的地方。每年上元節,燈市開市時這裡商賈雲集、遊人如織,分外熱鬧。

當時京城燈市的繁華程度也反映着整個社會的經濟情況,民間遂有“燈市窮,京城愀然無色”之說。

那時燈市口大街兩旁高樓店鋪、酒店食肆鱗次櫛比,店鋪裡所售物品從珠寶玉器、古玩字畫到日常生活用品、四時穿着的服飾、老少皆喜的食品等等,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燈市上所賣百貨與廟市比有所不同,體現在“兩多”上,一是紈素珠玉多,二是華麗妝飾多。由此可見逛燈市是達官貴人和富家小姐的最愛。明代《帝京景物略》中就描寫了燈市口大街上售賣的各種物品,其曰:“市之日,省直之商旅,夷蠻閩貂之珍異,三代八朝之骨董(古董),五等四民之服用物,皆集。”

燈市口大街上售賣的這些奇珍異寶和新奇物品,吸引了大批遊人,因此這裡平日就客人不斷,到了上元節這幾日,燈市口大街一帶更是熱鬧得非比尋常。燈市長二里許,白天爲市,晚上放燈。從燈市口大街到東四一帶,道路兩側搭起許多燈棚,懸掛着各式各樣的彩燈供人觀賞。夜幕降臨,街道兩旁的茶樓酒肆便張燈結綵供遊人飲宴作樂。明代的燈市不但燈美,還有笙簫鼓樂表演和耍雜耍的,如蹬罈子、翻筋斗、打碟子。不僅如此,燈市上還要放煙火爲節日助興。五顏六色的煙火與流光溢彩的明燈相映成輝,火樹銀花將燈市口大街裝扮成色彩與燈影交織的世界。有的酒家瞧準這一商機,會在酒樓的樓上用毛毯做布幕,在臨街的一側圍成一個個雅間小屋,作爲酒宴觀燈之所,很多達官貴人就會提前租賃這樣的小屋,等到了燈節來此觀燈賞夜

明朝燈市上燈的種類繁多,有紗燈、紙燈、麥秸燈、走馬燈、五色明角燈等。燈上的繪畫也是豐富多彩,有花草,如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還有桂花、牡丹等;有鳥獸,如鳳、鸞、龍、虎等;還有魚蟲、十二生肖等等,無所不包,無所不有,無不顏色鮮豔,無不形象逼真。燈節這幾日,等到太陽落山,花燈就點亮起來了,遠遠望去如滿天繁星一般。明朝萬曆年間,首輔大臣張居正曾有詩《元夕行》描述了燈市盛況:“今夕何夕春燈明,燕京女兒踏月行。燈搖珠彩張華屋,月散瑤光滿禁城。”如此曼妙的夜晚,吸引着京城裡的男女老少傾城而出,遠近遊觀者不下萬人。

清代燈市搬離燈市口大街

到了清康熙朝後期,燈市口大街的燈市盛況不再。這是因爲清朝規定,內城只准旗人居住,將漢人全都遷到前三門以外。到了清雍正年間時,雍正皇帝進一步下令內城禁止開戲院及旅店,而且內城不準舉行集會等活動。燈市便不能設在燈市口大街了,而是遷到了前門外大柵欄、靈祐宮、琉璃廠等處。

清初查慎行在《鳳城新年詞》中寫道:“才了歌場便賣燈,三條五劇一層層。東華舊市名空在,靈祐宮前另結棚。”這裡的東華指的就是東華門外的燈市,即現在的燈市口大街附近。靈祐宮在天橋西北一帶,是明朝建的十方道院,萬曆時進行擴建,名爲真武廟。擴建後的靈祐宮闢地十畝,建有高閣,並有大殿五層,清朝賜名護國靈祐宮。也有人傳說此宮系由東華門移來。每年正月十五,靈祐宮都點燃彩燈,慶祝燈節。

清代以後沒有了燈市的燈市口大街便日趨冷落,到了民國,這裡更加蕭條,不僅無“燈”,連“市”也消失了,只留下燈市口大街的地名。新中國成立以後,燈市口大街一帶逐漸恢復了商業街的景象,成爲北京金街的一部分,煥發出新的生機。(作者單位:北京市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