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深又窄?7種情況不能用OK蹦 「貼關節」要用小技巧

傷口包紮示意圖。(圖/達志影像)★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管遇到什麼小傷,總是以爲只要貼上一塊OK蹦(又稱創可貼)就行了,但其實有些OK蹦的吸水性透氣性不佳,不利於膿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導致細菌生長。《生命時報》就引述專家說法,整理出有7種情況最好不要使用OK蹦。

1.創面較大傷口的長度不應超過OK蹦的寬度,如果創面較大,應去醫院進行消毒清創、縫合和包紮等處理。

2.創面不乾淨如果創面不乾淨而用OK蹦覆蓋,會引起感染,應先清創消毒。

3.深而窄的傷口例如鐵釘誤傷手指造成的傷口,如果在上面貼OK蹦,容易引起感染。特別是破傷風桿菌厭氧菌感染,止血後應當使傷口暴露,並注射破傷風針。

4.被寵物咬傷這類傷口應先用肥皂水沖洗多次,然後用碘酒醫用酒精消毒傷口後,讓傷口暴露,並儘快注射疫苗

5.燙傷後出現破潰、流水這的時候在傷口上貼OK蹦,會造成分泌物引流不暢而加重感染。

6.傷口內有異物有些OK蹦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佳,不利於分泌物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於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加重病情

7.表皮輕微擦傷如果只是表皮輕微擦傷或劃痕,大可不必用OK蹦,擦點醫用酒精或碘酒,暴露自然癒合即可。

家庭醫生在線》也曾經指出,OK蹦包的時間不能太長,最好不要超過兩天,如果使用過久,外層的膠布不透氣,就會使傷口和傷口周圍的皮膚髮白、變軟,繼發細菌感染,導致傷口的惡化。

報導提醒,使用OK蹦後,還要注意觀察傷口變化情況,定期更換,防止傷口感染化膿。如果貼上OK蹦24小時後,傷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滲出,應及時打開檢查,必要時應當及時去醫院診治。

另外,很多人一定都遇過這樣的煩惱,OK蹦貼在有弧度身體部位,一下子就掉了,如果是貼在關節處,還會妨礙活動。而微博上曾經流傳「OK蹦的正確貼法」,如果要貼關節處,首先將OK蹦兩端剪開,讓原本的兩塊黏膠變成4塊,再將左上的黏膠往右上方向貼,右上的黏膠往左上交叉貼,最後下方兩塊黏膠的貼法如上。

▼OK蹦正確貼法?有大陸媒體實際測試,發現真的很不錯!(圖/取自微博)

▼非關節(上)跟關節處(下)的貼法不同。(圖/取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