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口岸重建轉型 落寞的深港東部門戶迎來轉身時刻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張曉慧 深圳報道
從中英街的濱海步道遠望,有一處水清沙白、樹木蔥蘢的區域——沙頭角。
同樣是深港交界之地,且有着豐富秀美的自然風光,但在過去的時光中,除去曾經煊赫一時的中英街,沙頭角其餘區域保持着一種未開發的“原始狀態”。
沙頭角口岸最早於1985年建成使用,但是因其在香港境內的沙頭角管制站處於邊境禁區範圍,客流一直較少,且在2020年關閉後未再恢復客運服務。
如今,這一情況將迎來變化。今年7月份,據深圳口岸辦消息,沙頭角口岸重建規劃相關方案已獲國務院批覆,重建後的沙頭角口岸將取消貨檢功能,僅保留旅檢功能,設計旅客通關能力提升至單日4萬人次。
同時,鹽田和香港也正在圍繞沙頭角片區協同進行旅遊規劃。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中將沙頭角所在的東部區域劃歸爲旅遊康養地帶,鹽田方面發佈了《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
重建後的沙頭角口岸不但將成爲鹽田與香港聯通的唯一陸路口岸,也將成爲撬動鹽田區域內“深港合作”的關鍵。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認爲,口岸看上去是一個基礎設施,但實際上是兩個城市建立起更緊密關係的紐帶。
沙頭角口岸重建爲鹽田帶了新的深港融合發展機遇,但是機遇背後仍有制度創新、人流量的挑戰亟待解決。
鹽田聯通香港唯一的陸路口岸
口岸是深港人流、物流流動的關口,也是深港雙城發展格局的重要前提。此前,深圳西部和中部在深港融合發展上表現亮眼,前海、河套落地國家級戰略平臺,福田和羅湖因交通便捷承接了滔滔北上的消費客羣。
相比之下,東部的鹽田稍顯遜色,沙頭角口岸在疫情之後也遲遲沒有恢復客運通關服務。
但是沉寂已久、存在感不強的沙頭角口岸在今年兩會期間依然受到不少深圳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黃西勤提案中提到:“深圳西部、中部已分別有前海、河套兩個國家級戰略平臺,但廣闊的東部還缺少有牽引帶動力的戰略合作平臺與‘雙城三圈’中的大鵬灣/印洲塘生態康樂旅遊圈對接。”
此次沙頭角口岸獲批重建,對鹽田無疑是一大利好,邁出了與香港硬聯通的一大步。據深圳口岸辦消息,重建後的沙頭角口岸將取消貨檢功能,僅保留旅檢功能,並將設計旅客通關能力提升至單日4萬人次。
沙頭角口岸功能的變化也折射出鹽田在口岸片區的發展規劃上的變遷--瞄準旅遊和消費。
因此,在沙頭角口岸重建的同時,鹽田也在佈局深港旅遊和消費合作區。根據鹽田區發佈的《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鹽田將探索改造沙頭角、聯動香港北部都會區協同發展。
按照規劃,鹽田區將通過實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空間載體提質工程、制度規則銜接工程、文旅品牌塑造工程、新型商貿引領工程五個方面推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
沙頭角口岸重建即是鹽田與香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的重要組成。張玉閣分析,如果口岸建設可以讓要素的跨境流通更有效率和效益,那麼對深港兩個城市的發展以及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整體發展,都有正向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先行啓動區涵蓋了深圳沙頭角邊境管理區0.18平方公里,香港沙頭角邊境禁區0.33平方公里。其中,橋頭街和魚骨巷街區已經在今年年初全新亮相,中英街主街、海傍街、環城路等街區計劃2024年底開街運營。
張玉閣也提到,未來沙頭角口岸的發展方向主要是聚集人流和發展消費。按照設想,沙頭角口岸升級到2.0版本無疑將拓寬鹽田與香港硬聯通的通道,讓更多深港居民得以從沙頭角口岸出入境,爲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的建設加速。
深圳口岸“補東”的關鍵一環
爲了重建和升級老舊口岸,深圳目前正在實施 “強西-優中-補東”戰略,重建沙頭角口岸正是“補東”的重要一步。
目前深圳共有7個公路口岸,其中6個口岸集中在中西部,東部僅有沙頭角口岸,且目前處於停止客運狀態,這制約了鹽田與香港北部都會區東部規劃的深度對接。
另外,沙頭角口岸在1985年建成時的設計旅客單日通關量僅爲1500人次,此次升級重建後,單日可通關人數翻了26倍。
由此來看,沙頭角口岸重建對於深圳口岸整體規劃和鹽田成爲深圳對接香港的東部門戶都有重大意義。
同時,鹽田區在積極打通沙頭角口岸重建後的配套交通設施,鹽田公開資料顯示,鹽田將爭取軌道交通規劃西延至沙頭角口岸,並預留與香港鐵路銜接的可能;地鐵方面,通過立體慢行系統,使沙頭角口岸可以快速連接深圳地鐵8號線沙頭角站。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沙頭角口岸重建還涉及到功能調整,僅保留旅檢功能,取消貨檢,這是深圳實施跨境運輸“東進東出、西進西出”的一個重要動作。
目前來看,深圳的公路口岸中,蓮塘、皇崗、文錦渡、深圳灣、沙頭角口岸均具備貨檢功能。按照口岸改造規劃,沙頭角口岸和皇崗口岸重建後都將取消貨檢功能,文錦渡口岸的鮮活貨運功能將轉移到蓮塘口岸,從而實現深圳西部的跨境貨車集中使用深圳灣口岸,東部的貨車集中使用蓮塘口岸。
張玉閣分析,深圳轄區內的邊檢口岸基本都在鬧市區,“西進西出、東進東出”可以疏解深圳市內交通,也能讓跨境貨運車輛快速分流。
另一方面,跨境貨運集中通行也有利於深圳和香港打造專門的物流集運中心。以未來將承擔起深圳東部跨境運輸重任的蓮塘口岸爲例,其所在的羅湖區正在此佈局供應鏈和跨境電商等貿易平臺。
制度創新和深港銜接仍待探索
口岸重建無疑將讓鹽田和香港的硬聯通加強,但是沙頭角口岸重建不僅僅關乎基礎設施,沙頭角深港國際消費合作區也並非僅僅建設一個商圈,其背後還涉及到未來口岸通關的制度安排、香港轄區內對應的交通基礎設施的打通,以及鹽田區如何進一步銜接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進而協同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通關模式方面,根據沙頭角口岸規劃方案,深港雙方口岸區域沿沙頭角河佈設,未來將繼續探索在沙頭角口岸落地更加便利的通關查驗模式。關於沙頭角口岸的通關模式將採用“兩地兩檢”還是“一地兩檢”,目前尚未有定論。
另一方面,口岸重建後能否爲鹽田區帶來預期中的北上香港遊客和消費者仍是一個未知數。
在香港北部都會區的規劃中,東部與鹽田相連接的區域將打造藍綠安康旅遊生態圈。香港界內有沙頭角碼頭、紅花嶺山野公園,鹽田轄區內有大小梅沙、中英街等旅遊景點,如此規劃確實符合兩地的資源稟賦。
但是,沙頭角在香港長期被列爲邊境禁區,2022年纔開始限額開放旅遊,且需要申請禁區證纔可到訪沙頭角,2024年第二階段開放後,每天最多允許2300名個人旅客進入沙頭角。對於一個旅遊區域來說,這樣的人數並不算多,也很難帶動區域消費的大幅增長,並且中英街不在開放範圍之內。
據香港媒體公開報道,有香港旅遊業界人士表示,不開放中英街如“蓋住沙頭角最亮眼的寶石”,但是香港相關部門表示仍在審視。
張玉閣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採訪也提到,如果香港遊客能夠從中英街來到鹽田的沙頭角,將會幫助沙頭角和鹽田區增加客流量。
此外,交通便捷是保證口岸通關人數的關鍵因素。深圳通關客流量較大的口岸均有香港境內的交通直達,如香港居民乘坐香港東鐵線可達福田口岸、羅湖口岸,乘坐巴士可以直達蓮塘口岸,目前鹽田界內的配套交通正在打通,亟待香港加速配套交通的建設。
不過,儘管鹽田和香港共同打造的旅遊合作區還有重重挑戰,沙頭角口岸的重建還是爲兩地合作提供了一個好的開始。日出沙頭,月懸海角的沙頭角或將因此重回大衆視野,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