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馬英九和趙少康的筆戰──民主轉型關鍵時刻之8(曾建元)

民進黨要求國會全面改選「六一二」行動。(中時攝影組攝)

1971年10月25日我國退出聯合國,蔣經國代理蔣中正主持黨政緊急會議,決議強化立法院、監察院與國民大會三個民意機關之功能。豈料此議於28日爲國民黨臨時中常會所修正而改爲「充實中央民意機關」,而被認爲預下了「絕不全面改選國會」的立場,萬年國會問題立即成爲輿論焦點。

代聯會於30日針對退出聯合國問題在校總區體育館舉辦《與聞國事》座談會,由醫學系學生文榮光擔任社長的《大學新聞》即於當期社論〈我們的作爲:在政府宣告退出聯合國之後〉中公開呼籲制度革新,並直指中央民意代表改選問題與地方選舉問題,11月8日《大學新聞》繼續刊出社論〈強化中央民意機構〉,主張大幅度或全面的改選國會,十五日《臺大法言》第14期刊出社論〈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則旗幟鮮明地主張國會全面改選。

25日法代會再於法學院圖書館舉辦《民主生活在臺大》座談會,當中陳鼓應的發言,以〈開放學生運動〉爲題整理於次年1月出版的《大學雜誌》第49期刊出,而醫學系學生楊天錫的發言,不僅公開挑戰國民黨的威權體制和校園控制,也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制度革新見解,如成立學生法庭仲裁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授間的爭執、以導師制度取代教官制度和教官退出校園、在校園成立學生政黨參與學生自治,以及主張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和民選臺灣省長。

29日,前代聯會秘書長法律學系學生馬英九在《大學新聞》第356期發表〈從法律觀點看中央民意代表的新陳代謝問題〉,指出當時中央民意代表人數不足額、代表性減低的問題,希望國民大會可以在「增補選」或「改選」間找出適當方案。但同期另一篇趙少康所寫的〈以非學法者的觀點,談「中央民意代表改選」問題〉,則就中華民國或臺灣省代表性的問題,對全面改選的觀點加以抨擊。

12月7日,法代會在臺大體育館舉辦《中央民意代表應否全面改選》辯論會,辯論會由陳玲玉主持,邀請陳少廷和周道濟各代表正方、反方進行辯論,會後12月13日出刊的《臺大法言》第16期刊出社論〈重申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不同於馬英九和趙少康的筆戰,這是臺大校園內第一個明確主張國會全面改選的學生文章,而且是以學生自治團體的名義發出者。

辯論會後餘波盪漾,陳少廷和周道濟在媒體繼續筆戰,臺大校園內則有農業化學系學生趙少康擔任主席的畢業生聯誼會於11月1日創刊的《畢聯會訊》力抗《代聯會訊》、《臺大法言》和《大學新聞》,對全面改選之議提出質疑。

1972年1月,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上海公報》,臺美關係出現裂痕,2月第一屆國大第5次會議開議,3月《臨時條款》第4次修訂,授權總統訂定辦法,在臺灣選出定期改選的增額中央民意代表,並選舉蔣中正、嚴家淦爲第五任正、副總統,《臺大法言》連續刊出總編輯法律學系學生許志仁主筆的社論〈我們的命運〉和〈再談我們的命運〉,主張只有臺灣全體同胞纔有權決定臺灣的命運,呼應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於前一年12月29日於《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中提出的臺灣人民自決和國會全面改選主張。

蔣經國於1972年6月經蔣中正提名立法院同意接替嚴家淦出任行政院長。6月底,蔣中正總統頒佈《動員戡亂時期自由地區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額選舉辦法》,12月完成增額國民大會代表與立法委員選舉。雖然國會全面改選並未實現,但自此臺灣有了定期舉行的全國大選,黨外政團因應選舉競爭而成形。

而臺大校園內的學生自治運動,也在臺灣退出聯合國、政府推動增額中央民代選舉的氛圍中有了進展,1971年11月9日,班代表大會通過代聯會主席王復甦領銜提出《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聯合會章程》,改代聯會爲學生聯合會,學聯會主席由學生普選,15日校方以學聯會名稱與大陸淪陷前遭查禁之中華民國學生聯合總會名稱相近而不接受《國立臺灣大學學生聯合會章程》。

25日法代會《民主生活在臺大》座談會出現了前述楊天錫石破天驚的倡議,12月3日《代聯會訊》創刊號則刊出化學工程學系學生李士仁〈爭取主權:寄望於代聯會與同學們的〉一文,提出了「學生主權」的概念,主張「學校爲學生而存在」。

1972年5月,蔣中正就任第五任總統,提名蔣經國經立法院同意接任行政院長,蔣經國主掌政權後,開始收縮政治反對空間。11月初,王復甦、陳玲玉代聯會主席與法代會主席職務任滿改選,改革派後繼無力,11月11日,教育部廢止《學生自治會規則》,根本杜絕了臺大代聯會主席普選的法源,1973年5月,陳鼓應副教授遭臺大解聘,8月孫智燊出任臺大哲學系主任,於次年對哲學系展開人事整肅,紛擾年餘,臺灣之春進入尾聲。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副教授)

【未完待續,曾建元專欄每週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