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向上金融文化?要處理好三對關係

2月29日召開的省委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培育向上金融文化。

當下,金融文化成爲金融行業發展的熱詞。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金融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建設金融強國的必然要求,是把馬克思主義金融理論同當代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探索實踐。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要做到:誠實守信,不逾越底線;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穩健審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創新,不脫實向虛;依法合規,不胡作非爲。

修復礦山不低於254畝,貸款利率下調0.2%,山東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讓尾礦“披綠”又“生金”;棉花目標價格“保險+期貨”賠付率突破202%,保障山東棉農穩收增收……金融機構緣何主動讓利?誠實守信、以義取利、穩健審慎、守正創新、依法合規的向上金融文化影響深遠。

如何培育向上金融文化?要處理好三對關係。

其一,平衡好“義”與“利”的關係。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營利性雙重特性,培育向上金融文化要堅守正確的義利觀,不唯利是圖。一直以來,山東注重金融發展的普惠性,着力滿足不同羣體的金融需求。2023年12月份,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其中,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48個BP。山東還開展“齊心魯力•助企惠商”“金融+商會+企業”“個體工商戶金融夥伴育苗”等專項行動,完善普惠融資對接長效機制。在發展的道路上,金融行業要進一步樹牢正確義利觀,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全過程,在服務國家戰略、地方發展和人民羣衆生產生活等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二,認清“快”與“穩”的關係。金融是“國之大者”,全面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需要久久爲功,不可急功近利。去年以來,山東緊盯企業融資難、融資週期長等突出問題,率先出臺《山東省數字金融惠企行動方案》,加快推進數智金融大腦構建、金融領域數據強基等“十項行動”攻堅突破,升級“金融夥伴”系統,接通了36個數源部門、204類數據資源,對企業信用進行“數字畫像”,着力推動“一網通辦”,累計服務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超過200萬戶、融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山東數字金融發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離不開山東多年推進數字金融發展的厚積薄發,也離不開數字基礎建設、交易場景、監管措施等的不斷完善。對山東金融機構和金融行業從業者而言,要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紮紮實實,爲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作出應有貢獻。

其三,把握好“守正”與“創新”的關係。創新是推動金融業前行的動力,創新過程中要守好服務實體經濟宗旨,防止脫實向虛。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是做好金融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口。威海積極申建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支持金融機構基於海洋碳匯收益權等環境權益創新推出73款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落地全國首筆“海洋碳匯貸”,累計發放貸款2.4億元。在鄉村振興方面,山東創新開展鄉村美德積分金融轉化機制,2023年12月末,美德積分相關貸款餘額114.6億元。在創新發展的同時,需時刻謹記創新必須以守正爲前提。金融業要堅持在法治框架和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嚴守底線、不碰紅線,同時要堅守契約精神、市場規則和職業操守,言而有信、行而有度,絕不逾越道德底線。

(大衆日報·大衆新聞客戶端記者 胡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