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未退休,又有三隻養老基金先清盤,如何破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又有三隻五年持有的養老FOF清盤。

8月31日,博時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產品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和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的三年合同終止,基金財產將進行清算。

公告顯示,截至8月30日,三隻基金資產淨值均低於兩億元,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基金終止條款,直接進入清算程序並終止,且無需召開持有人大會。

事實上,今年以來,養老FOF迎來一輪清盤潮。Wind數據顯示,年內已有17只FOF清盤,其中11只爲養老FOF。而2022年、2023年清盤的養老FOF數量分別是2只、7只。

多隻養老目標基金清盤的消息也引發市場關注,“人還沒退休,養老基金先清盤了”相關話題也衝上熱搜。

在業內人士看來,規模縮水與業績低迷是養老FOF面臨清盤危機的主要原因。針對困難與挑戰,有公募基金人士從四個方面給出對策和建議,包括加大投教服務,創新投教方式;提高專業能力,保持長期穩健業績;加大產品供給,推動新發和持營齊頭並進;重視基金投顧的作用,加快養老與投顧的融合。

新一輪清盤潮

8月31日,博時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產品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和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三年合同終止,基金財產將進行清算。

公告顯示,上述三隻基金基金合同生效日爲2021年8月30日,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後的對應日爲2024年8月30日。截至2024年8月30日日終,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兩億元,已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基金終止條款。根據《基金合同》有關約定,基金將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並終止,且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Wind數據顯示,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和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的規模依次分別爲0.44億元、0.09億元和0.14億元,基金資產淨值均遠低於兩億元。

從業績來看,截至2024年8月28日,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和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的累計淨值分別爲0.7011、0.7378和0.8199。

實際上,受規模縮水與業績低迷影響,年內已有17只FOF清盤,其中11只爲養老FOF。此外,還有15只養老FOF年內將面臨“三年之考”。

所謂“三年之考”,即指發起式基金在募集時,發起資金提供方將認購基金金額不低於1000萬元,且持有期限將不少於3年。而在三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有公募基金公司認爲,個人養老金整體遇冷,與全民養老意識依然較爲淡薄、繳費人數佔比較低、稅優效果相對有限有一定關係,同時與總體產品業績差強人意、產品持有期限較長也有較大關聯。另外,近幾年來,股市低迷、市場震盪,權益市場波動較大,受市場行情影響,養老FOF基金收益不及預期,規模縮水。

具體來看,行業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全民養老意識仍需加強,渠道需提高重視程度。各渠道端前期個人開戶意願不足,在近年來的震盪市階段,大部分渠道缺乏銷售個人養老金的動力,主要引導個人養老金開戶爲主,實際繳費人數佔比低,試點階段的覆蓋區域有限。

二是符合稅收優惠標準的受衆羣體人數較少,目前個人養老金稅優效果相對比較有限。基於繳費期1000元/月的免稅額度,預計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人羣(5000元免稅+約4000元專項扣除)纔有意願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減少納稅基數,投資者參與個人養老金的積極性仍需提高。

三是業績方面,2018 年試點以後,新發主要集中在2019至2023年期間,市場震盪,權益市場波動較大,養老FOF基金收益不及預期,業績表現不佳。首批養老Y份額於2022年底陸續成立,截至今年6月30日,自成立以來僅23%的養老Y份額基金取得正收益,成立以來平均年化收益-3.23%,持有體驗不佳,導致吸引力下降,投資者信任度和忠誠度培育不足。

四是產品持有期限較長。《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規定養老FOF 運作方式最少封閉一年。目前產品以1 年/3 年/5 年爲主,持有期長、市場認知度低,發起式基金居多,規模提升難度較大。另外,受到1.2 萬元稅延額度限制,人均繳費金額遠低於12000元的限額上限,短期內規模無法出現爆發性增長。

五是國內個人養老金的制度建設和品類選擇仍需逐步完善。某些優勢基金的品類尚未納入個人養老基金範圍,難以發揮業績回報優勢。

養老FOF何去何從

2018年8月,行業12家基金公司養老FOF產品獲批,開啓國內養老FOF發展新序幕。

歷經六年時間發展,養老FOF市場日漸成熟,產品數量不斷提升、類型逐步豐富,爲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業務提供多樣化的選擇。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12日,行業共有271只養老FOF產品,規模合計668.27億元。

目前來看,全市場個人養老基金規模增長較爲緩慢。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市場個人養老基金規模合計65億,單隻產品平均規模僅0.35億,個人養老基金整體遇冷。

針對困難與挑戰,有公募基金人士給出對策和建議,一是加大投教服務,創新投教方式。根據調研,70%的投資者只開戶不繳費,說明我國居民的養老意識依然停留在被動養老層面。可加強營銷團隊、養老投資團隊與渠道的互聯互通,優化個人養老基金的推廣節奏,持續豐富養老投教活動。

二是提高專業能力,保持長期穩健業績。根據調研,養老投資者開通賬戶後投資養老FOF的Y份額主要追求絕對收益,因此建議提升養老產品的絕對收益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

三是加大產品供給,推動新發和持營齊頭並進。在推動新發方面,爭取加快落地穩健型養老FOF和平衡型養老FOF,在持營方面,集中資源做大績優產品。

四是重視基金投顧的作用,加快養老與投顧的融合。基金投顧可爲投資者提供合適的養老產品或產品組合,使用策略化的定投等形式爲投資者打造合適的養老方案。由於投資者在進行養老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自身的年齡、收入、積蓄、支出、風險偏好等因素,養老是投顧發揮作用的較佳場景之一。但目前,個人養老第三支柱的賬戶是否能通過基金投顧的方式進行委託管理尚需進一步明確,基金投顧僅可以養老投顧的名義打造場景化的解決方案,還不能獲得個人養老第三支柱的稅優等政策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