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還沒退休、基金先清盤?多隻養老基金未扛過“三年大考”

紅星資本局6月12日消息,近日“人還沒退休,養老基金先清盤了”相關話題引發關注,在這背後,平安基金旗下一隻五年持有期養老基金成立剛滿三年便離場。

“在2045年12月31日以前,本基金側重於資本增值,當期收益爲輔;在2045年12月31日之後,本基金側重於當期收益,資本增值爲輔。”這句話出自平安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下稱“平安養老2045五年持有FOF”)的基金合同。

其實,這已經不是今年以來首隻未能扛過“三年大考”的養老基金(也稱“養老FOF”)。

以名稱中帶有數字的基金爲例,這類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會基於投資者的退休日期來構建投資策略,例如“2045”對應2045年前後退休的人羣。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不少產品僅成立三、五年時間便因規模達不到相應要求而被迫離場。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目前已有基金公司爲“保殼”自購近億元,也有公司在清盤後已經續發新產品。有公募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目前市場行情下,養老目標基金能否真正實現投資預期目標受到一定質疑,這是行業共同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養老賽道仍是一大趨勢。

成立三年規模增長不大

年內多隻養老FOF宣告清盤

投資者買入後鎖定五年不可賣出,基金卻成立剛滿三年就強制清盤,背後是什麼原因?

5月17日,平安養老2045五年持有FOF發佈清算報告。據介紹,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4月20日,按照約定,若成立三年後基金規模未達2億元,基金合同便自動終止。因此,該基金於2024年4月20日結束後終止基金合同,並進入清算程序。

截圖自平安養老2045五年持有FOF清算報告

資料顯示,平安養老2045五年持有FOF作爲一隻發起式基金,三年前募集成立時認購總金額約爲1290萬元,其中包括基金公司按規定自購的一千萬元。但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基金總規模爲3865萬元,距離2億元的目標仍相去甚遠。

業績方面,該基金在2021年11月取得過16.48%的最好收益後便接連出現虧損,截至基金合同終止當日,虧損幅度達到17.87%。

紅星資本局統計發現,這並非今年以來首隻未能扛過“三年大考”的養老FOF型產品。

今年1月,浦銀安盛養老2040三年持有FOF發佈清算報告,成爲年內第一隻完成清算的養老FOF;3月18日,中信保誠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同樣因規模不滿2億元走向清盤,成立以來虧損超過15%。

與此同時,也有基金在首個三年期到期時規模已達2億元,卻在持營過程中不得不清盤。例如,鵬華長樂穩健養老FOF成立於2019年4月22日,成立滿三年後繼續存續,但截至2024年5月13日,因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約定的終止條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鵬華長樂穩健養老FOF取得了4.14%的收益率,同類排行靠前。

去年全市場共7只養老FOF清盤

年內還有超20只將迎“三年大考”

資料顯示,FOF指“基金中基金”,即以基金爲投資標的的一攬子基金組合,實現風險的雙重分散。在此基礎上,養老FOF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爲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是一種帶有封閉運作期的創新型公募產品。

以名稱中帶有數字的基金爲例,這類養老目標日期基金,會基於投資者的退休日期來構建投資策略,例如“2040”“2045”就分別對應2040年、2045年前後退休的人羣。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基金成立三、五年後便被迫結束存續生涯的現象早已不是孤例。也難免有網友感嘆:“人還沒退休呢,養老基金先清盤了”。

據wind統計,2023年全市場共有7只養老FOF基金清盤,多是因爲首個三年期到期後,規模未能超過2億元而觸發清盤條款。其中,去年10月清盤的長城恆泰養老2040,此前業績多次排在同類首位,但成立三年規模只增長200萬元,基金淨資產僅0.27億元。

僅從一季度末公佈的最新規模來看,2024年,還有哪些養老FOF基金可能面臨清盤危機?

據紅星資本局不完全統計,接下來,還有泰康福澤積極養老五年持有FOF、建信普澤養老2040三年持有FOF、上銀恆泰穩健養老一年持有FOF等20餘隻發起式養老FOF將在今年迎來“三年大考”。

這些產品中,嘉實養老2045五年持有FOF規模不足900萬元,海富通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規模不足5000萬元,若想要保殼,其規模需要在三年期滿之前回到2億元的清盤紅線之上。

與此同時,6月3日起,中信保誠養老2040三年持有FOF已暫停申購與定投。中信保誠基金在公告中解釋道,原因是“爲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此時距離該基金“三年大考”已不足一個月時間。

有公司爲“保殼”自購近億元

業內:養老賽道仍是大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爲應對清盤危機,已有基金公司選擇用真金白銀“自救”,包括廣發、華安等大型基金公司。

例如,廣發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成立於2020年9月9日,截至2023年6月30日規模爲1.18億元,於是2023年7月31日、8月7日,廣發基金合計申購該基金9000萬元,2023年9月12日又申購了500萬元。

截圖自廣發養老2035三年持有的2023年三季報

華安平衡養老三年持有FOF成立於2020年12月1日,截至2023年9月30日規模爲1.19億元,2023年11月2日、15日,華安基金分兩次合計申購了約9000萬元。

對此,華東地區一家中小型公募人士向紅星資本局表示,一般而言本身管理規模較大,且產品規模離清盤紅線差距較小的大型公募,可能纔會考慮採取“保殼”行動;而對於預算壓力較大的中小公司來說,到期清盤也是一種選擇。

該公募人士進一步表示,養老FOF的收益和業務前景取決於投資基準的表現,與行業和市場整體表現高度相關,目前市場行情下,養老目標基金能否真正實現投資預期目標受到一定質疑,這是行業共同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養老賽道仍是一大趨勢,未來或許可以通過養老指數類產品進行佈局。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公司已在續發新產品,以發起式爲主。例如,去年已清盤一隻養老FOF的浦銀安盛基金,於今年2月27日成立了浦銀安盛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募資0.1103億元;此次備受關注的平安基金,也於3月7日成立了平安養老目標日期2050三年持有,募資0.1012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 蔣紫雯

編輯 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