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室內館開工 鄰居「圓仔」照樣大睡

▲▼「圓仔睡姿也太萌了。(圖/臺北市立動物園)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88天大大貓熊寶寶「圓仔」體重5640公克,健康成長、頭好壯壯,即使最近大貓熊館對面常常有工程的嘈雜聲,也沒有影響到牠的美夢發育。爲什麼會嘈雜呢?原來是建立於民國75年(1986)的夜行動物館準備拆除,新的熱帶雨林室內館將成爲「圓仔」的新厝邊

夜行動物館曾經吸引數千萬遊客造訪,也非常受歡迎,但20多年前的展示與管理手法,已與現代動物園強調自然化的展示理念不同了,歷史刻痕更讓這棟建築物的結構漸漸損壞與多處滲漏水,爲了重新塑造一處自然化的多元展示場域,以夜行動物館爲基地的熱帶雨林室內館,將串連現有「亞洲熱帶雨林區」的展示內容與動線,完整呈現分佈在赤道附近,高溫潮溼且植物種類繁多的熱帶雨林意象,強化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教育的功能,預訂在民國104年(2015)完工。

透過「圓仔」介紹的影片陳述,未來的熱帶雨林室內館有3層展示空間,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環境爲展示主軸,展示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特色氛圍。藉由高層空間融合水域樹林樹冠層的沉浸式複合生態系展示。

會有哪些動物當「圓仔」的鄰居呢?預計透過參與國際保育合作計劃,導入保育展示物種,展示白麪捲尾猴松鼠猴巴西貘、樹獺、大食蟻獸蜘蛛猴、懶猴金剛鸚鵡美洲豹眼鏡凱門鱷水豚箭毒蛙,以及大長臂猿等物種的保育努力與成果

另外,動物園還兼具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的角色,許多被收容救傷的動物,原產地恰好是世界各地的熱帶雨林,但這些被收容的野生動物,卻受限於既有「亞洲熱帶雨林區」的名稱,一直無法有效發揮保育教育展示價值。因此,新的熱帶雨林室內館特別將這些收容救傷動物納入保育展示設計,並透過動物交換,參與國際物種保育計劃。

樓高24公尺的熱帶雨林室內館以臺灣穿山甲意象爲造型,巧妙地把穿山甲的鱗片外表,構形成節能減碳設計、太陽能光電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及空調節能,具保育概念的綠建築,也取得內政部認可的鑽石級候選綠建築證書。內部的展示以生態系統佈置爲自然櫥窗共域種的混羣展示。同時,也將部分保育研究空間與展示動線整合,讓遊客有機會近距觀察動物管理與研究過程,並提升室內空間的有效利用。

▼【影片】圓仔:我的鄰居─熱帶雨林室內館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