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相見不如不見
這樣做就對了,媒體報導,針對大陸前國臺辦主任王毅表示,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黨職,兼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訪臺的時機「大體成熟」,希望新任主任能「儘快到臺灣去」的說法,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指出,希望大陸國臺辦的主任張志軍以國臺辦主任身分訪臺,會面時「希望稱我王主委,我也一定稱他張主任」;若大陸方面不能以職銜稱呼的話,那「相見不如不見」。
同時,王鬱琦也強調,在適當的時機、以適當的身分及各種條件都能配合下,當然歡迎新任的國臺辦主任來臺;「同樣的話可以顛倒過來講」,在上述條件具備下,他也願意以陸委會主委的身分訪問大陸。坦白說,「對陸工作」原本即應如此,套句中共自己的話語就是,「軟的更軟、硬的更硬」,何況,中華民國臺灣原本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根本沒有客氣退讓的空間與必要。
再講白一點,中華民國成立於一九一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成立於一九四九年,不管從任何角度立場或是國際現實慣例,中華民國一直都存在,說點「自我感覺良好」的話就是,中共嚴格來說也不過就是「小老弟」,套句中共常說兩岸本是炎黃子孫及血脈相連的「統戰話語」,哪有弟弟一直想要違背倫常地趕「大哥」出門?進一步言,王主委的「希望稱我爲王主委」云云仍嫌「太過客氣」,我們所要求的「平等、互惠」原則,哪一個不是天公地道?哪一個不是可以「有理、有禮走遍天下」?
准此,再套句一句俗話即是,「強龍不壓地頭蛇」,雖說我們樂意看到中共的官員來臺進行互動交流與溝通,但客人也總應該有「客人的樣」,如果在這種層次及議題上,也要搞成像馬總統英九出訪梵諦岡一樣,中共又是如前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般無理、無賴與「耍流氓」的話,竟要求梵諦岡如要「改善雙方關係」,注意,不是「『建立』雙方關係」喔,都應先與中華民國「斷交」以及「不得干預『中國內政』」的話,那說真的,那還有什麼好談?有什麼可以談?也難怪連馬總統會表示,中共「那種『嘴臉』」又出來了的無奈話語。
總而言之,不管是否是扮演「黑白臉」?此番王鬱琦主委的「立場堅定」論述,值得國人給予肯定,一方面可降低部分綠營人士刻意指涉國民黨或是馬英九「賣臺」的指控,一方面,王主委也「作什麼、像什麼」地守住了基本分寸與中華民國的「國格」,因此,之前王主委錯把臺灣藝人趙舜看成艾未未的糗事,這次總算給挽回一點面子,期待未來的陸委會或是海基會林中森董事長的「對陸工作」表現,能一以貫之地維護中華民國臺灣應有的尊嚴與國格,因爲,我們就是「中華民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王主委加油!
●作者胡文琦,臺北,文史工作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