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福隆/政治下的學者與名嘴

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痛批陳建仁曾涉論文抄襲。(圖/記者陶本和攝)

文/丘福隆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建仁溫良恭謙形象良好。他在2006年「從未看過文稿」便掛名一篇學術論文爲共同作者,不幸該稿涉及抄襲被Cancer期刊退回,並遭臺大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議處。爲此,陳請辭國科會主委,但獲行政院長蘇貞昌慰留。就當下臺灣學術界的現實環境看來,陳能辭職負責勇氣可嘉。關於審稿,如系文字錯誤,期刊編輯可以直接改稿,或與作者聯繫;若有重大瑕疵或意見不同,頂多退稿;可是,若膽敢退稿並要求作者上屬機構進行調查,必定證據確鑿,而且希望藉調查以維護學術倫理與尊嚴。確然,臺大醫院學術倫理委員會同意被退文稿中的「前言介紹」與「實驗方法」有部份文字抄襲他人研究成果,故對首席作者處以五年內不得提出新(改)聘及升等申請的嚴厲處分。同時,委員會對共同作者陳建仁與楊泮池發警告函,並要求作者對被抄襲者道歉。隨後,中國時報社論批評「陳建仁身爲國科會主委,涉論文抄襲卻未受處分」,陳因此怒告時報社長與社員多人加重誹謗。法官判陳敗訴,並面斥陳建仁「明明Cancer期刊執行編輯已回函說是抄襲,你還告人!」近日,國民黨陣營對陳涉抄襲往事提出質疑檢視,「小英基金會」長期扶植的名嘴姚立明竟然有不同凡響的護航辯駁:(1)「什麼判決啊?判決書上寫了什麼?什麼都沒寫。有寫抄襲兩個字嗎?」顯然,姚護陳心切,罔顧事實。

(2)「那個根本沒有投過稿的法官,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期刊,回函。」姚釜底抽薪,從根本上否定法官的能力資格。按其理論,沒有殺過人的法官便沒有能力與資格審判殺人案件

(3)「在法院,法官就在那,隨便講話....我還看過法官,我還有錄音帶,法官就在那裏罵『我就是綠的,你不撤告就怎麼樣,怎麼樣』那他就是神聖的了?法官這種庭上的話,也可以拿來做證據?」顯然,姚對臺灣司法不以爲然,但是,他過去卻經常不斷地引用臺灣司法事例來攻擊政府與執政黨。

(4)「除非法官在判決書裏寫了第一個理由,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那就罷了。所以那就不管他。我認爲打不到,打不到,打不倒(陳建仁)。」顯然,姚既沒有做功課,又習慣性地以狂熱心態與佈道語言爭辯議題。令人不解的是,學術界出身的教授,何以致此?是政治使然?

段宜康時常上節目爆料。(圖/東森新聞)

民進黨名嘴立委段宜康的護陳方法更絕,他簡捷了當地認爲「抄襲僅限於『前言介紹』部份,只是抄錄與未註明出處而已」。顯然,段每天只負責對政敵「射箭」,爲人民「耕耘」不是他的事。大體上,他每天得消化來自各方餵養的訊息與爆料,忙着上媒體打工賺外快,不可能有時間聽證研究、協調磋商、撰述立法,以及監督政府。由於思路紊亂又喜歡爆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先以片斷胡湊的內容把對手弄糊塗,再以強勢蠻狠的語言霸凌對方,非常缺德。不過話說回來,比起當過法官的民進黨立委們,這種只知埋頭攻擊政敵的大頭立委,還可落得愚忠的讚美。陳建仁既爲副總統候選人,受各方嚴格檢驗自屬必然。按理,若陳公開承認過去錯誤並引以爲戒,會受到讚揚加分。何其不幸,民進黨名嘴們竟然就這件事以歪理強辯爲陳護航,狂妄囂張。我們都知道,不能公平論理的人不可能真正懂得民主法治的真諦。看到他們這種暴徒式的集體護航行爲,警醒選民必須進一步探討民進黨的黨性與一旦取得執政權後的可能作爲。關於陳建仁案情,我們都知道臺灣學術界有甚爲黑暗的一面。有些師長欺壓奴役學生後輩;有些師長規定學生必須退還部份研究薪資,否則不予列入研發團隊;有些師長參與審覈政府開發或建設計劃,因而喬事內定上下其手,使「沒有關係」的競爭者形同陪葬;有些人撥出部份在國外申請到的研究經費與國內研究單位合作,因而得到物美價廉的研發成果,從而在外國被驚爲天人,在國際上聲名大噪(好樣的,不算心狠手辣);有些人則藉權勢掛名論文作者,強取豪奪,若「只好名而不好利」則竄升更快。學閥學霸結派營私,諸此等等不一而足。再者,一篇份量重的科技學術論文往往得勤奮地做實驗與驗證兩年以上,而且運氣要好。故窮畢生之力,一人能著作百篇優質論文已屬不易;著作逾兩百篇論文則須有共同作者;逾三百篇則平均質量下降;逾四百篇必定濫掛虛名;逾五百篇則屬企業化量產的結果。因此,「論文的質與量」可以用來衡量評估科技學術人員的「能力操守與治學方式」。綜合上述,身爲國家學術審查龍頭的陳建仁,掌握學術界申請研究補助和升等的生殺大權,一方面以高道德標準批判他人論文作假,強調「科學家都須爲自己發表的論文負最終責任;教授不能以不知情卸責」,另方面則不顧利益迴避,迅速累積個人政治與聲望資本。由此可知,陳建仁深諳政壇三昧與兩面做人之道,不是直白素人。當然,這並不意味陳建仁不能當一個很好的官員,也不否定他過去的正面成就與貢獻,它只顯示名嘴們的這項護盤工作適得其反而已。政治往往使學者、教授、立委、名嘴等變形變色,做不該做的事,不做該做的事。但這些都不是大問題。令人憂慮的是,見微知着,若上述這些民進黨人士成爲政府官員,他們將有什麼樣的作爲呢?

▼日前陳建仁出席總統大選青年座談。(圖/記者季相儒攝)

●作者丘福隆,美國洛杉磯,生物科技業。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