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在古代竟然是“黃金週”!

熬過這周就盼來清明小長假了!是不是想想還有點小激動?所謂人間最美四月天,計劃好要去哪裡玩了嗎?

一說到清明節,大家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斷魂”,感覺清明節在古代也是一個無比淒涼的日子。但是其實在古代,清明節的活動那可是相當豐富,除了掃墓,還有插柳、鬥雞蹴鞠、盪鞦韆、春遊,也是很歡樂呢!

不過在談清明節之前,需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失傳已久的節日——寒食節。

寒食節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爲了紀念介子推。傳說晉文公重耳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爲他充飢。晉文公歸國爲君後,分封羣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爲官,躲藏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着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爲寒食節。

由於清明節氣在寒食第三日,後世隨着時間的遷移,逐漸把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習俗也在清明時舉行。清明節便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上升爲重要的大節日了,寒食節的影響也就消失了。但寒食的食俗有若干變形的方式卻傳承下來了,並保存於清明節中。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其實在古代,清明節也是法定節假日,還是“黃金週”!

在唐代,清明節與寒食節一道,首次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清明節放假了!

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到唐玄宗時,將清明節掃墓正式編入禮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清明節的地位因此得到擡升,清明假期與寒食節連在一起,成爲當年繼元宵假期之後春天裡的“小長假”。唐朝的節假日是這麼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臘日各三日”。意思就是:元旦和冬至兩個節日,各放假7天;清明和寒食節連在一起,放假4天;夏至、中秋節和臘日(臘八)各位放假3天。

最重要的是,唐代清明節“小長假”不需要調休,將寒食、清明二節連着放就行了。其間,也曾有過幾次變化的。到李亨(唐肅宗)時,或許覺得小長假不夠長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節的假期天數,將唐玄宗於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定下的千秋節放假3天的規定,減爲放假1天,而將寒食清明假期由4天增加到7天——在中國節假日史上,清明節首次成爲了真正意義的“黃金週”。

到了宋代,清明節也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宋代延續了唐代喜歡放假的做法,寒食與清明兩節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兩個節日已完全融合爲一體,並移植進了上古時“三月三”上巳節的某些娛樂功能,人們出遊喜歡來到水邊。

隨着唐宋的遠行,清明節的繁華和熱鬧也不復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務員多假制度被否定,節假日大爲減少。但元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從功能和活動內容上看,在事實上合成了一個節日,仍與元正(旦)一樣,是元代最重要的節假日之一,朝廷會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壽節(唐時稱千秋節)和冬至才放假2天。

到了明、清兩代,寒食清明二節則完全退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序列,政府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節假日。雖然不放假,時人仍喜歡過寒食節、清明節,要外出掃墓、春遊。

古時清明節是“美食節”

古代清明節是一個“美食節”,不僅有很多時令美食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上市,而且清明節和寒食節的習俗逐漸重合,寒食節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傳下來。

青團

古人爲適應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創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麥草搗汁和糯米做青粉團烏桕汁染烏飯做糕,或者用香椿芽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清明節在古代是祭祀性的節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時饈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後,家人和應邀來的親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古代在江南,人們要挑薺菜餛飩過節,清明掃墓時要做黃花青果糕作供物,採用一種菊科野草嫩葉搗爛去汁和粉做成,非常好吃。而且,清明美食的傳統還來自於古代清明踏青之後的野餐

古時清明節是“女人節”

古代的女子不像如今女子一般,她們平時不能出門,不能隨便拋頭露面,正所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清明節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門的好時節,她們在這一天會精心打扮,早早出門去祭奠先人,然後就踏青遊玩,於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這個說法。

清明節還有哪些習俗?

清明節的古老習俗——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五代女詞人花蕊夫人有詩云:“寒食清明小殿旁,綵樓雙夾鬥雞場內人對御分明看,先睹紅羅被十牀”。皇宮裡舉行鬥雞比賽,還用10牀被子當作賭注,可見玩興極濃。

清明節的古老習俗——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他不僅是人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國孝道文化的內涵與禮數、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而在當下,時時在“後清明節”感念先輩們的艱辛,傳承先人的美德,善待親人才是人們獻給清明節的最溫情的感恩和孝道。

綜合央視網 北京晚報 金陵晚報 新華網 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