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行

此次潛山行之前,我對位於安徽省西南部的這個縣級市知之甚少,想不到它被譽爲“安徽之源”。潛山在春秋時爲皖國古都,因潛山的歷史人物皖公而得名,安徽的簡稱“皖”,即來源於此。以前常聽說的名山天柱山就在其境內,“潛山”就是天柱山的古名。

潛山市(過去是縣)以山爲名,據《潛山縣誌》載:“山以潛名,縣以山名。”且山有三名:“蓋以形言之,則曰潛山,謂遠近山勢皆潛伏也。以地言之,則曰皖山,謂皖伯所封之國也。或謂之公山,亦曰皖伯臺。以峰言之,則曰天柱。其峰突出衆山之上,峭拔如柱也。名雖有三,實一山耳。”因此,天柱山國家5A級風景旅遊區,自然成爲潛山市的標誌,也是潛山的旅遊勝地

在前往天柱山途中,我們瞭解到,天柱山與黃山九華山並稱“安徽三大名山”,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44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先後被認定爲國家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自然文化遺產地。這更增添了我們對天柱山的嚮往。

我們一行乘纜車來到山腰,開啓了攀登之旅。天柱山全由花崗岩巨石組成,除了一座座山峰外,一路向上常常會見“飛來巨石”,有的還在頭頂壘成一個石窟,顯示出億萬年前地殼運動的鬼斧神工。天柱山不像黃山那麼奇險,而是多了幾分俊秀。我尤其驚歎於那些奇鬆,在光禿禿的石縫中長出形態各異的曼妙身姿。這些奇鬆的頑強毅力,實在值得稱頌。登山總是如此,不經歷艱辛的攀登,總難見最佳的風景。終於到達目的地蓬萊峰,不遠處天柱峰一柱擎天,赫然屹立於眼前。此峰潛伏在崇山峻嶺之中,古稱“潛山”,名副其實。

如今,潛山市傾力打造四條旅遊精品線路,分別爲“山水尋秘之旅”“文化尋源之旅”“鄉愁尋美之旅”“康養尋福之旅”。離開天柱山,熱情的東道主即帶我們先後去山谷流泉文化園和天柱山地質公園博物館兩個點位考察參觀。這其中,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羣數量之大、名家之多、品格之高,令人歎爲觀止。

此處摩崖石刻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唐代至民國曆代石刻400餘方,以兩宋石刻爲最多。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黃庭堅蘇東坡,明朝胡纘宗,清代張楷名宦大家都曾題字崖谷。王安石寫道:“題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舒州即古時潛山所在地州府名。自東漢至南宋800餘年間,歷朝歷代均有名家或主政巡遊於此,加上此地岩石堅硬深長,留下衆多摩崖石刻便不足爲奇了。

潛山市的梅市長對潛山的旅遊資源瞭如指掌,他說自己常向來賓介紹潛山的“一二三四”,即“一座山、兩條河、三個女人、四個男人”。這四個字概括了潛山的自然環境與歷史人文

一座山當然是天柱山,兩條河即皖水與潛水。至於三個女人和四個男人,分別是哪幾位名人,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走進潛山,去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