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最有效的“改命”方式:做到這8個字,就夠了
《了凡四訓》中有個觀點:“造命者天,立命者我。”
創造人之生命的,其實是老天爺。而如何過好這一生,就需要看自己的選擇了。一開始,我們無法改變,可過程,這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想爛在底層,老天爺不會管我們,只會尊重我們的選擇;想嘗試一番往上爬,老天爺依舊不會管我們,只會尊重我們的選擇。
這就是老子談到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天地是絕對理性、公平的,它不會偏袒任何人,只會把人當成用於祭祀的祭品。人,想要如何生活,到頭來都是“自作自受”。
普通人要想“改命”,做到這八個字,就足夠了。
一、順勢。
所謂“五十而知天命”。這裡邊的知天命,究竟指的是什麼?濃縮起來,就八個字,知天達命,順勢而行。
有一個問題,爲什麼普通人要到五十歲,才能做到知天達命,順勢而行呢?
沒有經歷過,欠缺閱歷,就活得糊里糊塗。等頭腦清醒,有所覺悟的時候,也都上了年紀了。
上了年紀,早已沒有多少做事的毅力和決心了。這就導致一個矛盾的現象:年輕的時候,空有毅力和決心,卻沒有覺悟;人老了,有了覺悟,卻沒有了毅力和決心。
當我們仔細思考這一個矛盾的現象,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就是社會的篩選、淘汰機制,讓年輕有覺悟的人可以往上走,而讓糊里糊塗的人錯失機會,逐漸被淘汰。
不論是普通人,還是大才子,都需要順勢而行。勢頭在哪裡,就走什麼道路。順應天道者昌盛,違背天道者衰亡。
請記住,婚姻從來都不是你人生的終點
二、厚積。
宋·蘇軾《送張琥》:“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這裡邊有一個詞,厚積薄發。深厚地積累,慢慢地釋放出來。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
讀書,不是一天就能把書讀完的,而是要積年累月去不斷學習,纔能有所獲益;賺錢,不是一夜就能暴富的,而是要積年累月去不斷賺取,才能讓資產滾雪球。
一步登天,顯然是美好的幻想,但無法成爲現實。就跟跑步一樣,沒有長期鍛鍊過,就去跑幾公里,如何能夠跑下去呢?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要想行走千里,就需要把當下的路走好。走好當下的每一步路,積累一定的錢財和各種資源,未來纔有抓住機會的可能。
哪怕天降餡餅,也都是有準備的人可以迅速拾取。生活不是沒有機會,只是很多人都缺乏積累,不得不跟機會擦肩而過罷了。
三、增智。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看似是金錢數量的差距,實際上是“認知”的差距。
有認知,未必可以賺到錢。但沒有認知,就一定賺不到錢。認知,既拔高了命運的下限,也拔高了命運的上限。
有兩個打工人,一個人腦子糊塗,毫無認知,另外一個人認知深刻,提前佈局。那你覺得,未來誰的人生上限更高呢?肯定是後者。
就拿《水滸傳》來說,你認爲一百單八將裡邊,誰最聰明?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是宋江、吳用、盧俊義等人最聰明。
其實,這三人恰恰是最愚蠢的。一廂情願的宋江和盧俊義被毒死,吳用愚忠,直接跟隨宋江而去。他們不得善終,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最聰明的,其實是混江龍李俊,征討完方臘,走到蘇州,就聲稱自己中風了,走不了,不能去朝廷領賞。事後,立馬帶着僅剩的兄弟出海,到了暹羅立國,成爲了暹羅國主,一生富貴安好。可見,認知決定命運。
四、蟄伏。
《周易》裡邊有一個說法,潛龍勿用。意思是,勢力單薄的時候,要像潛藏在水底的蛟龍一樣,默默蟄伏,等待時機。
可就是蟄伏這一點,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絕大多數人,不僅性情衝動,還爲人暴躁,盲目處世而沒有任何的理性,註定他們無法出頭。
小部分人,可以抑制衝動的性情,讓自己耐下心來,一邊積累實力,一邊觀望形勢的發展情況,等待機會,再進行抉擇。這些人,時來運轉的概率很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的司馬懿。明明曹劉孫三家爭鋒,跟司馬家毫無關係。可就是因爲司馬懿擅長隱忍,熬死了比自己牛逼的人物,最後他熬出了頭。
人生,就像是一場長跑。暫時跑得慢,問題不大,只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保持呼吸的順暢,堅持不懈跑下去,基本可以笑到最後。
蟄伏,並非軟弱,而是將拳頭暫時收回來,默默蓄力,未來才能更好地打出去。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