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麵、搶鍋麵、酸梅湯 臺北「城內」40年以上老字號小吃巡禮

來源:聯合報-B1北市焦點(2004/05/05)

清代臺北城牆在日治時期被拆除,原臺北「城內」成爲日本人的生活區域。戰後由於日本人撤離,外省人移入,「城內」成爲戰後臺北最早的商業中心,也帶來各式外省小吃,隨着時代變遷,仍有幾家持續營業的老字號店家,讓饕客回味不已。

老王記牛肉麪:屹立不搖於「牛肉麪街」桃源街

桃源街是臺北早期著名的牛肉麪街,最初開店多爲四川老兵,賣的是川味牛肉麪。不過隨着2014年國防部從博愛特區搬遷至大直,原本大批軍人的日常消費商機消失等因素,如今剩下「老王記牛肉麪」屹立不搖,採用肉質鮮嫩的本地黃牛肉,以湯頭濃郁的紅燒牛肉麪爲招牌,每逢用餐時間的排隊人潮不斷。

桃源街牛肉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8/29 侯世駿攝影)

龍記搶鍋面:北方面食之選,巷弄裡的好滋味

從「老王記牛肉麪」走進衡陽路84巷,「龍記搶鍋面」映入眼簾。這是源自華北的傳統家常面,先以旺火爆炒,再以小火燜煮。店家只賣兩種面,即芙蓉面和肉絲麪,兩者大同小異,差別是把肉絲切碎,便是芙蓉醬。

國防部軍人在桃源街消費廿、卅年,即將搬遷,近期成爲不少麪館員工近日共同話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4/09/06 洪哲政攝影)

清真黃牛肉麪館:延平南路老字號牛肉麪店

在中山堂以北的延平南路上有「清真黃牛肉麪館」,最初是幾個退伍老兵合夥開的,因爲當中有人是穆斯林,因此牛肉屠宰時須符合伊斯蘭教的儀式,成爲該店特色。許多穆斯林會來用餐,前親民黨立委劉文雄也是老主顧。

清真黃牛肉麪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07/20 唐郡威攝影)

金陵酸梅湯:去油解膩的道地手藝

吃飽喝足之後,可以喝杯酸梅湯去油解膩。除了大名鼎鼎的「公園號酸梅湯」之外,沅陵街的「金陵酸梅湯」也不遑多讓,創辦人當初向北平師傅學會這門手藝,因此在招牌上強調爲「北平風味」的酸梅湯。

金陵酸梅湯近四十年曆史,在沅陵街散發傳統香味。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2/03/06 牛慶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