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值破21億!蜜棗「雪麗」種選育13年曝 拍賣價每公斤300元↑
▲試驗所歷經13年選育,成功推出的臺農13號「雪麗」品種。(圖/記者許展溢攝)
蜜棗是不少人過年會買的吉祥水果之一,但有時買氣太旺,還會有缺貨情形,農委會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20日)發表,臺灣第一個育成的早生棗品種「臺農13號-雪麗」,不僅容易栽培、賣相好,更重要的是「皮薄多汁」,吃起來順口,不會有澀感,還能讓農曆年前優質蜜棗供應不再成困擾。
試驗所鳳山分所分所長李文立說,長期以來,蜜棗在農曆年前需求量大,但以1至2月爲主要產期的蜜棗品種往往無法供應,每逢農曆年後卻又量多上市。爲滿足消費市場並提升果農收益,投入早生蜜棗品種研發,歷經13年選育,成功推出的臺農13號「雪麗」品種,今年開始量產上市。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發表蜜棗新品種「臺農13號-雪麗」。(圖/記者許展溢攝)
試驗所說明,「雪麗」棗有小蘋果般可愛吸睛的外型,汁多味美、甜中帶酸的風味,加上早熟、高品質的優勢,目前上等果拍賣價格達每公斤300元以上,且耐貯運條件佳,外銷前景看好,預期未來將可搶攻新加坡、中東、加拿大、日本等外銷市場。
試驗所指出,蜜棗又稱印度棗、棗子或青棗,年產值約21億臺幣,是冬季特色水果,富含蛋白質、糖類、磷、鈣、鉀、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B、C,其中維生素C含量更是梨的9倍、蘋果的20倍,並含有高量多酚類,奎寧酸與綠原酸等,是抗氧化最佳的水果。
▲試驗所表示,「臺農13號-雪麗」皮薄多汁。(圖/記者許展溢攝)
試驗所指出,國內蜜棗產季從11月至翌年3月,以往在11、12月提早上市的早生果,如「中葉」、「三木」等品種,是經燈照處理以提早產期,但該品種皮厚味澀、果肉較硬、果汁少,影響消費意願。棗臺農13號「雪麗」克服前開缺點,具有早生早熟、結果穩定、採收期長、產量高與大果率高、省工等優勢,迅速獲得果農們的青睞,108年取得品種權及公告授權後,栽培面積立即突破50公頃,主要以高雄、屏東地區爲主。
試驗所提到,目前市售蜜棗品種早期棗不到一成、正期果約七成、晚期果約二成。「雪麗」棗今年開始邁向量產,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該所預期未來3至5年有望佔有5%的市佔率。目前「雪麗」棗多以農民團體授權方式進行栽種,由農會會員或合作社社員共選、共銷,有利掌握品質、建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