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有過跑步跟腱痛嗎?體院教授如是說(上篇)
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
跟腱是人體最粗最爲強大的肌腱,這是爲適應人類各種直立運動而產生的機制,但即便這樣,跟腱疼痛像幽靈一樣襲擊着精英運動員和大衆運動愛好者。
因此,便有了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 Heel)的說法。
跟腱勞損和病變也困擾着很多中長跑運動員和大衆跑者,如果說小白跑者更容易發生膝痛,那麼成熟跑者或者中年以上跑者,最常見的傷痛發生部位就是跟腱了。
很多中長跑名將遭受過跟腱痛的困擾。例如重複巔峰的馬拉松運動員李芷萱,她的跟腱在濟南馬拉松後一直水腫,在2024南京馬拉松賽前精英選手見面會上還提到了這個傷病。但在昨日的比賽中,她依靠頑強的意志與豐富的比賽掌握力,以接近其最好成績2秒的優異成績(2:26:17)獲得了南京馬拉松全場亞軍,國內女子冠軍,宣告着李芷萱回來了!
曉明哥特別邀請到《無傷跑法》作者南京體育學院戴劍鬆教授就這個話題展開對話,以下爲主要的對話內容提煉。
跟腱既強壯又脆弱
跟腱位於小腿下段,是小腿腓腸肌、比目魚肌向下融合所形成的肌腱組織,跟腱平均有15cm 長,是人體最大最粗壯的肌腱。
跟腱看似粗壯強大,但跑步人羣是最容易發生跟腱病變,研究顯示跑者的跟腱病發生率爲10%左右。
並且隨着年齡增長,跟腱損傷也有增多的趨勢,中年跑友更易出現這一問題,這與跟腱退化有關。
跟腱在跑步過程中發揮什麼作用?
在跑步過程中跟腱可以承受着地時較大的張力,同時跟腱牽拉足跟,所產生的力可以驅動踝關節做背伸或跖屈運動。
在跑步着地的支撐階段,跟腱像彈簧一樣表現出“拉長-縮短”特點,即在跑步觸地緩衝階段,跟腱在力的作用下被拉長,儲存彈性能量,協同踝關節做背伸(勾腳)運動;
而在跑步蹬伸離地階段,跟腱開始縮短,釋放彈性能量,驅動踝關節做跖屈(繃腳)運動。
跟腱所具有的這種“拉長-縮短”的彈簧表現對於跑步特別重要,相當於它像皮筋一樣,這樣在着地時可以發揮緩衝作用,蹬地時又發揮助力作用,跟腱性能越好,則跑步越省力,因爲跟腱本身可以自主拉長縮短,儲存和釋放彈性勢能,這樣就減少了肌肉發力。
研究顯示長距離跑步後
跟腱變細變長意味着什麼?
2018年國內學者發表的一篇研究,採用超聲技術測量了馬拉松比賽前後大衆跑者跟腱的形態,結果顯示在馬拉松比賽結束後,大衆跑者的跟腱被顯著拉長,同時也明顯變細;
也就是說在長距離比賽結束後,跑者的跟腱變得又細又長,並導致跟腱橫截面積顯著減小,而這樣的變化其實並不好,往往警示跟腱疲勞,並有可能誘發傷痛,常見的就是跟腱病。
跟腱是一種黏彈性組織,也就是說跟腱既具有粘滯性的特徵,也具有彈性特徵。
彈性特徵代表跟腱在外力作用之下可以被拉長,但外力去除之後可以恢復原有形狀,就像皮筋一樣。
所謂跟腱儲備和釋放彈性勢能就是靠的這種特性。跟腱性能越是良好,則彈性越好。
馬拉松比賽結束後人體跟腱長度增加及橫截面積減小,可能歸因於跟腱在耐力跑步過程中由於疲勞而表現出了“蠕變”趨勢。
蠕變則被認爲是肌腱結構微損傷的跡象,因此,肌腱蠕變的產生也預示着肌腱損傷風險的增加。
組織發生蠕變並不需要很大的力,應力哪怕不大,只要應力的作用時間足夠長,材料就有可能發生蠕變,跑步時跟腱所受到的衝擊力就是這樣的,跑步時每一次着地蹬地所受到的衝擊力是有限的,但架不住幾個小時跑步所引發的應力積累現象,最終導致跟腱發生了蠕變。
我們可以想象,當跟腱發生蠕變,變得又細又長時,承受拉力能力當然會下降,繩子越粗越結實的道理大家都懂,同時跟腱的橫截面積縮小,壓力除以面積等於壓強,當跟腱橫截面積縮小時,自然壓強也增大,導致跟腱承受更大的載荷。
這些因素都使得跟腱在長距離跑步後,性能明顯下降,這樣就更容易發生細微損傷,久而久之就引發跟腱退變,也即發生跟腱病。
跟腱疼痛往往並非簡單的炎症
而是結構退化
以跟腱疼痛爲代表的腱病極爲常見,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院(NIOSH)指出:腱的過度使用性損傷造成大量的工人患病和生產成本升高,它佔了職業病的48%。在歐洲的運動創傷中心,腱病幾乎佔了所有運動創傷的30~50%。
經過多年研究,目前比較傾向於一致的觀點是:雖然在腱病發展早期有輕微的炎症反應存在的證據,但總體來說,大部分病理學研究未發現腱病組織中有炎症細胞存在,也即主流觀點認爲腱病不是常規意義的炎症類問題,而是膠原變性。
那麼,什麼是所謂變性呢?
變性不是指人由男性變成女人,或者女人變成男人,變性是一個醫學專業術語,大家可以近似理解爲一個組織的結構發生了某種改變,不再是原來的組織結構成分,並由此帶來彈性以及其他力學性能的下降。
舉一個例子跑者就容易理解了,剛生產出來的橡膠具有柔韌、彈性等特性,但隨着年限延長,橡膠就會逐漸老化,從而變硬、變脆、開始龜裂甚至鍛鍊,之前所具有的良好的力學性能就逐步開始衰退,這個過程就稱之爲變性。
那麼肌腱在長期過度負荷作用之下,也會發現變性,從而使得肌腱力學性能下降,也即沒有之前那麼良好的拉長和回彈作用,自然也就影響運動,並導致疼痛等主觀不適。
過度使用是跟腱疼痛根源
跟腱疼痛屬於非常典型的過度使用損傷,在跑步過程中,跟腱要承受高達2-3倍體重作用,也就是說跟腱受到了巨大力量的反覆牽扯,導致輕微創傷反覆發生,引發了跟腱力學衰竭,並隨之發生結構改變,疼痛自然難以避免。
其實,跑友常常聽說的“跟腱炎”這一術語並不準確,事實上跟腱局部並不存在炎症細胞,所以定義爲“跟腱病”更爲精準,以下均採用更爲科學的術語——跟腱病。
跟腱病頻繁發生在兩個位置:
(1)跟腱腱體上疼痛(距離跟腱止點近端2-6cm);
(2)跟腱止點處疼痛。
其中,跟腱腱體的疼痛比較常見。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要是腱體疼痛,止點疼痛更爲複雜,不一定是跟腱病,而是跟腱滑囊炎、Haglund畸形等等。
總結
跟腱炎的說法並不嚴謹,因爲這種跑步傷痛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炎症,而是一種長期應力負荷下的結構退變。
對於這類疾病如何應對與康復,請繼續收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