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剪紙非遺傳承人趙美玲——黃河銀剪 紅紙丹心

美玲創作剪紙作品 翟欽奇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黃河岸邊,有這樣一座特殊的博物館:它面積不大,卻有多部史詩般的藝術作品;它裝修並不豪華,卻掛着自治區級、市級多個教育基地的牌子;它的地段並不繁華,但卻迎接過來自歐洲、美洲等許多國家以及港澳臺的參觀團。

這座博物館的主人趙美玲是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因爲愛剪大幅剪紙作品被人們贈送了一個外號“趙大剪”。趙美玲覺得很有意思,就把自己的博物館命名爲“內蒙古趙大剪鄉村記事剪紙藝術博物館”。

“趙大剪”多大的作品都敢剪:先剪100多米的《農民紀事圖》,又挑戰千米的《上下五千年》。近兩年,她放下其他的活,專心創作了《百年黨史》。“我從小聽姑姑外婆講共產黨爲人民打天下的故事。”趙美玲說,“她們教會了我剪紙,我要把她們對黨的感情,濃縮到剪紙藝術裡。”

百幅鴻篇慶黨

記者來到位於東海心村的趙美玲的剪紙藝術博物館。一走入博物館,彷彿進入了紅色的海洋。博物館的牆上掛着趙美玲的剪紙作品,其中最奪人眼球的,還是她爲建黨100週年創作的《百年黨史》。

這部作品由100幅剪紙組成,記錄了從1921年至今中國共產黨百年間的歷史事件,從中共一大到開國大典、從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中共十九大……在館內,記者看到,100幅裝裱精緻的剪紙依次擺開,總長度有近200米,一眼望去,蔚爲壯觀。徜徉其間,中國共產黨百年風華呈現在眼前,遊覽完畢,心情久久難以平息。

趙美玲說,她很早就有爲建黨100週年創作剪紙的想法了。2019年5月,她開始着手準備:選擇事件、確定主題設計圖案、繪製底稿……這對一位65歲的老人來說殊爲不易。創作這樣一部宏大的作品,需要對黨史知識有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瞭解。趙美玲學歷不高,也不太會使用網絡搜索,在選擇事件的時候犯了難。

“難度大的就是這100幅圖不好定,我愁這100幅圖到底剪哪些事件。”鄂爾多斯黨校在村裡扶貧的工作人員聽說了這件事,深受感動。他們隨即整理了詳盡的資料,送到趙美玲的博物館,並派來專家學者提供指導。當地組織部的同志也經常來爲趙美玲提供幫助,幫她確定主題、校對文案,解決創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最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趙美玲團隊的配合下,這部鴻篇鉅製終於呈現在世人眼前。

趙美玲的人物肖像剪紙作品 翟欽奇攝

與衆不同“趙大剪”

趙美玲的姑姑和外婆當年也都是遠近聞名的剪紙高手。在家人的影響下,趙美玲從小就開始學習剪紙技藝。她第一次知道剪紙是一門藝術,是因爲一個老漁民。“他看到我的剪紙後,跟我說,‘趙美玲,你可不要把這個埋沒了,好好剪,這叫非遺。’”提起這位老人,趙美玲至今仍舊感慨萬千,“我永遠記得這句話。”

趙美玲的剪紙與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大”,篇幅巨大,敘事宏大,立意遠大。趙美玲形象地說出了自己剪紙的特點:“如果說別人的剪紙是寫日記,我這個就是寫小說。”2008年2月,趙美玲完成了由28種運動、527名運動員組成的8米長、1.6米寬的《中國好運圖》。隨後,她又陸續完成了《農民紀事圖》、開工了《上下五千年》等巨幅作品,作品的規模不斷提升。

這種規模巨大的剪紙,創作過程與衆不同。“首先要收集整理故事,比如《農民紀事圖》,上面的故事都是我親身經歷的,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這個過程就等於寫一部小說。”選取了合適的故事,趙美玲還要手繪每一部分的構圖,“要想做好剪紙,先得是個好畫家。”每次繪圖,趙美玲都親力親爲,她年紀大了,繪圖時都戴着老花鏡,貼在紙面上,一點一點細緻地繪畫。“現在的剪紙作品裡面很多物品都是以前沒有的,這些圖案都要我自己來設計。”繪圖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剪裁,趙美玲說,這種大幅的剪紙作品,用剪刀很不方便,她使用的是一種自己獨創的特殊刻刀,“這個對手法的要求更高,一不小心出錯了,整幅作品就全毀了。”

巨幅剪紙,要求創作者不光要有高超的技藝,更要有統籌全局的眼光。剛剛創作這種作品時,趙美玲也走過不少彎路:畫面出現重複、整體效果不協調、敘事不連貫等。如今,經過幾部作品的歷練,她和團隊已經完全可以駕馭這種規模的創作。“現在不光是我,我手底下的這些學生,包括我家裡的晚輩,都成了設計師。”

一心逐夢向未來

傳統生肖圖案,到各種人物肖像,趙美玲的作品內容豐富,故事性強,給人以很強的沉浸感。有一位老人蔘觀完趙美玲的博物館後,驚歎道,“感覺就像看了一場電影。”

在趙美玲工作室的牆上,有一幅兩米高的剪紙,上面是中國古代武將——關羽。記者發現,這幅作品和趙美玲的其他作品不甚相同,許多細節並非傳統剪紙的表現形式,而是借鑑了動漫和遊戲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元素。趙美玲告訴記者,這是她的一名年輕學生創作的。“咱們的剪紙圖案也不能一成不變,看到好看的圖案,也要借鑑過來。在這一塊,年輕人做的比我好多了。”如今在趙美玲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蔘與到剪紙的傳承工作中,並往這項古老的技藝中加入越來越多富有活力的內容。

此外,趙美玲還創新了剪紙的裝裱。在她的博物館中,剪紙除了傳統的卷軸相框硬紙板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竹木材質的載體,看上去就像蒸包子的籠屜,又像傳統的箬笠。這種載體配合剪紙上極具鄉村色彩的圖案,顯得渾然天成,相得益彰。

趙美玲告訴記者,這座600平方米的博物館最開始是她一家人省吃儉用自費蓋起來的,後來當地政府瞭解到這一情況,劃撥了專項資金。如今這座博物館,既是各地遊客參觀剪紙藝術作品的場所,又是趙美玲和團隊的工作室,也是趙美玲傳授剪紙技術的教室。

博物館建起來以後,這個小漁村逐漸熱鬧起來,各地的遊客越來越多。隨着博物館名氣越來越大,港澳臺地區和國外的遊客也都慕名而來,欣賞中國剪紙藝術的魅力。“許多外國遊客都驚歎,我用一把剪子一張紙,就能剪出這麼精美的圖案。有一個外國遊客還來看我的紙上是不是提前畫了圖案。我告訴他,這些圖案都在我的腦袋裡裝着呢。”趙美玲記得,有一年接待臺灣的學生參觀,“一個臺灣學生跟我說,臺灣也有人在做剪紙藝術。這讓他真正感受到兩岸文化是同根同源的。”

不求名、不求利,爲更多人傳播非遺的魅力,就是趙美玲唯一的追求。談到未來的計劃,趙美玲坦言,“還是想鬧個更大的博物館。”有一次,在和自己的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她接觸到了網絡直播這一媒介形式。於是,今年65歲的趙美玲自費購買了手機支架、補光燈麥克風等設備,搞起了網絡直播。

在名爲“趙大剪”的直播間裡,記者看到,趙美玲正爲網友現場展示剪紙技術和她的作品,與網友們積極互動,直播間的人數從最開始的幾十人到了現在的幾百人上千人,她也積累了一批忠實粉絲,“有幾個朋友每天都來,我都認得他們。不光是老年人來看,還有些個年輕人也總來看我直播。”

不僅是網絡直播,對於VR技術,趙美玲也有着濃厚的興趣,她說,“我想以後把博物館開到網上,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我的剪紙。”(記者 丁志軍 翟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