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關線獨特「籮筐宴」 重現共作共食分享精神

籮筐宴」籌備歷時近8個月,透過訪談歸仁地青農,將其故事人物編排創作編寫「田間的偶戲場」。(崑山科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南關線在地工藝竹編。(崑山科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今年首辦「籮筐宴」延續這份古早人情味迴響熱烈,未來盼常態性舉辦。(崑山科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南關線3大廟王醮暨遊社」爲國家重要民俗,醮典延伸「吃中午」是由廟境家家戶戶端出以籮筐裝盛菜餚親友香客陣頭食用,可惜傳統儀式不復見,在地青農今年首辦「籮筐宴」延續這份古早人情味,迴響熱烈,未來盼常態性舉辦,重現南關線特有文化

由歸仁青農組成的「歸農棧」今年集結崑山科大、臺南市文化局等單位攜手策畫籮筐宴。歸農棧創辦者謝丙寅說,歸仁文化有豐富素材農產品種類也多元,發想籮筐宴一來是重現消逝的回憶,二來是藉由籮筐宴呈現在地農產特色,日前首辦籮筐宴獲好評,12月13日將加碼辦1場,未來希望每月都辦1場籮筐宴。

長年研究文史工作的歸仁紅瓦厝國總務主任許耿肇說,籮筐宴是南關線(即關廟、歸仁、仁德廟會、建醮普度衍生獨特儀式,當其中1間廟建醮,另2間廟會出動陣頭「逗熱鬧」。南關線3大廟會普度後,常見家家戶戶用一個個籮筐擺滿菜餚跟親友、香客、陣頭分享,大家都是站着品嚐佳餚,大概30多年前,廟宇請來辦桌師傅辦桌,籮筐宴也就不復見。

「籮筐宴」籌備歷時近8個月,謝丙寅說,希望透過把在地文化慢慢接回來,讓斷掉的文化或儀式,有朝一日回到生活中,讓孩子體會這塊土地曾有的文化精髓

他強調,籮筐宴不只用籮筐重現在地古早味,也結合農作物採摘體驗專屬歸仁在地生產的菜色對應土地節氣活絡農業、商業,也進一步將廟宇信仰醮典、辦桌文化、農產推廣鏈結一起。

此次負責地景規畫的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也展現對農田地景的創意,活動也結合新豐高中在地特色遊學的「農藝實驗」,具體展現空間設計所關注之「因地制宜」與「友善共融」兩項關鍵因素

餐桌重頭戲則由昆大餐飲管理及廚藝馬永曾老師與餐飲系王品涵等多名學生,對應土地節氣,結合歸仁秈米花生蔬菜等農產,推出屬於在地田間佳餚。文化局亦邀請歸仁的劇場藝術創作者劉淑娟,訪談歸仁在地青農,將其故事人物編排創作編寫「田間的偶戲場」。

昆大空設系張鬱靂主任表示,結合南關線產官學合作共創田間饗宴,是空設系在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對「南關線的飲食文化學堂」重要目標,更重要的是保留籮筐宴「共享、共食、感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