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末》-農民燒的唐三彩 騙過博物館

最多的時候南石山村生產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當作真品出售農民們燒出來的陶俑,甚至讓故宮博物院裡的專家掀起一場「搶救性收購」,但當地農民賺的也只是做個襪子編個筐般的辛苦錢。如今,洛陽市政府希望將這一手藝打造成陽光產業,以開發河南的文化資源。

石山,這個黃河岸邊寂寂無名的小村,因爲一次挖掘和一個名爲高良田的農民,從1920年左右開始,被視爲中國唐三彩復活之地,名聞天下

二十多年前,這個村子最鼎盛的時候,一度供應了全國80%以上的新工藝唐三彩。

在開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中國第四次文物仿製浪潮中,這個村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販子。農民們燒出來的陶俑,甚至讓國家博物館和故宮博物院裡的專家也傻了眼,掀起一場「搶救性收購」。最多的時候,這個村子製造的仿古工藝唐三彩,80%以上進入了魚龍混雜的文物市場

南石山村正處北邙腹地。清朝末年修築汴洛鐵路,勘探路基時發掘出的許多色彩斑斕的釉陶器物,讓這個小村轟動一時。這些器物經當時著名考古學家羅振玉王國維研究鑑定,確認爲失傳千年的唐三彩。

一股唐三彩收藏熱隨之在當時興起,這給擅長修補文物的南石山村農民帶來機會。

修補文物 古工藝復活

一個名叫高良田的農民,從長期的修補中琢磨出一條新路:他成功地仿製了唐三彩。自此,南石山村成了「唐三彩」工藝的復活地,名噪天下。

1994年夏,北京潘家園古玩交易市場上悄然出現了一批「北魏陶俑」。北魏陶俑出土甚少,這些外表斑駁的陶俑,很快引起了收藏者的關注。

幾家國家級的博物館,則迅速撥專款對其進行「搶救性收購」。原國家文物局局長呂濟民後來在央視回憶說,「歷史博物館買了三次,故宮買了兩次。中國歷史博物館花了八十萬(人民幣,下同),故宮呢花了十萬吧。」權威博物館的舉措,引燃了民間搶購熱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向來稀少的陶俑,這一次卻似乎總也買不完。這引起了文博部門警覺。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出來的結果讓人啼笑皆非,所謂的北魏陶俑,其實是河南省孟津縣一幫農民的仿作,其中一部分即來自南石山村。

生產大增 淪爲地攤

讓生產企業急劇增長的,正是唐三彩的高額利潤和這個行業的低門檻。」剛開始的時候,成本不過2塊錢,但是能賣20塊。」高水旺回憶,慢慢地,周邊的村子裡一下子也冒出了無數的唐三彩廠。到1990年,這個產業的快速膨脹已經成了一種災難。由於小作坊、小企業規模不等,水平和質量有高有低,銷售途徑混亂,許多農民沿路搭攤設點競相壓價,原本頗爲神秘的「唐三彩」,淪爲「地攤商品」。

從1990年開始,大量小作坊倒閉,存活者也多數轉向仿古唐三彩。如今,南石山村的72家企業中,生產仿古工藝的有44家,新工藝的有28家。

也恰在此時,中國開始興起一股收藏熱。一匹被盜出土35釐米高的唐三彩馬,在黑市上可以賣到數十萬元。

地方改造陶俑陽光產業

南石山村農民做出來的這些看似古董工藝品,因此受到了各路文物販子的歡迎。最多的時候,南石山村生產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販子買去之後,當作真品出售。「那時候人們鑑別能力還不高。我們拿這些販子也沒辦法。」高水旺頗感無奈。

「我們希望把唐三彩打造成一個陽光產業。」洛陽市委宣傳部官員對記者說。當地兩三年前即已萌生的唐三彩「從良」夢,今年有了具體舉措。

而消費者的鑑別能力則在迅速提高。「現在那些文物販子,已經不太容易把它們當作真品賣了。」高水旺說。「這個產業長期各自爲政,低價傾銷,小作坊式的生產很難擔當唐三彩產業化的重任。」洛陽市委宣傳部的官員說。

高水旺的九朝文物複製品公司,讓他們看到另一種可能。

建立品牌當精品賣

坐落於東周王城遺址對面的唐寶齋,是九朝在洛陽的銷售點。在這個佈置得宛若唐三彩博物館的商店裡,一尊98釐米高的高仿彩繪牽馬胡俑標價15萬;一尊40釐米高的高仿彩繪合手胖俑,標價3.8萬。而一些普通的仿古,價格也在數百元至上千元。相比別處,這裡的價格要貴上數倍乃至數十倍。但生意卻出奇得好──這家只有40名工人的企業,年銷售額已在千萬以上。每個仿製文物底座,都有仿製者的名字,創建大師的品牌效應

曾有調查,年交易額逾10億人民幣的北京文物市場流通的所謂古董,九成以上是贗品

有鑑於此,相關部門亦曾採取措施如北京市文物局規定文物仿製品一律要標明「新工藝品」字樣,江蘇省規定文物仿製品「必須有明確的標識」,文物仿製品市場的清理也一度成爲國家文物局的整頓重點。

而南石山村村民依然熱衷於向來訪者講述,他們生產的唐三彩,如何被別人當作文物販賣。(摘自《南方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