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怕被學生統戰嗎?
2015年中秋,南京北極閣廣場佈置「超級月亮」景觀球供市民玩耍。(新華社)
「設身處地」典出《禮記‧中庸》。原指「體羣臣也」,就是要凡事多爲對方想想。放眼世界,可說是處處脣槍舌劍,不少地方戰火燎原,其中很多都是「自以爲是」,政治盲動者未體恤民苦引起。
一定要六親不認?
兄弟相殘自古有之,然勝敗雙方千古污名難除。史有「貞觀之治」,但比起「文景之治」之受人懷念相去遠矣!行文至此,深感兩岸和戰有一共同困境,那就是「不持平」;一邊自認能「打你個稀巴爛」,一邊以爲「有靠山」。問題是都打爛了,如何收場?要之又有何用?所謂的「靠山」更是聲名狼藉,點火千巧百能,幫人只是藉口,爲了錢而賣軍火,自己也消耗軍火。大家應會想到他害死過多少盟國領袖與百姓?實際上還有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兩岸血脈相連,除非六親不認,哪能動手?即使只是煽風點火也是民族罪人。
我是當年大陸「三反五反」的餘孽,「逃到臺灣的米蟲」,但我愛國保臺從不後人的華夏子民,道地的中國人,數典忘祖,難以盲從。
1975年表弟到美國讀書,在洛杉磯巧遇一位嫁到美國的鄉親,相談中提到失聯的家人,她記住了,並以她是美國人的方便,找到了1949年失聯的家父!也促成了相隔四十年後我與父親在臺北相會。說這些無他意,只是說明戰火的無情遺害不只一代,不可輕啓。
在一次陸委會座談會中,主持人提到要推動兩岸青年交流,我以「老的打過仗,中的有利益衝突,年輕人了無負擔,但缺瞭解,最好多多互訪」發言支持,並建議以研究生做起。於是我以積極而誠懇態度獲得中國科學院大氣科學研究所爲對口,經仔細規畫,安排了1996年9月1至14日兩週大陸行,在中華基金會支助下,我們一行,繞經香港到達北京。當時臺海飛彈危機剛過,然兩週行程期間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北大、南大、南京氣象學院等高校辦理座談;又訪問中國氣象局,與山東江蘇兩省氣象局,以及大氣所北極閣紀念館。兩岸學生們無一不是歡聚一堂,談笑風生。
北極閣是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創於民國十三年十月十日),遷南京時會址,典藏曆史文獻甚多,觀之傷感。我們登上中山嶺向國父陵寢獻花。當學生們問我:「大陸也敬國父嗎?」當下,我知道歷史扭曲了,只能以:「花束不就是現場花販賣給我們的嗎」回之。
當時我特地到也在南京的華東師範大學拜會陳吉餘教授(大陸工程院院士),回程時計程車駕駛問我:「老大爺臺灣來交流的?」路程短我們說話不多。回到南京大學談教授在大門口等我,並搶着付車資,只見年輕人笑着說不用了,能帶到臺灣教授是我的榮幸。擺擺手笑着開車走了!
行程中我看到兩岸學生見面就熟,隨即就難分(衣着同)難解(話題同),充分證明交流纔是硬道理。住在南大招待所的晚上,近半夜時分,主人談教授電話告訴我學生們都還沒回來!我請他放心,並請他轉知管理員隨時放大家進來。很放心,因爲我知道附近是運動場,學生宿舍圍在旁邊,大家一定坐在看臺上有說不盡的話。
次日分別時學生們抱着邊笑邊流淚,我雖因不願讓孩子們看見淚滿襟而背對之,但內心知道見面三分情是真!到如今當年的青少多已獨當一面,珍惜昔日情誼如一,可貴。
當年陸委會主委蘇起頒獎表揚十個承辦單位,文大名列在前。要說我有貢獻那就是設身處地,以誠爲之,獲得大陸學者與朋友信賴,想盡辦法幫我,至今未變。1999年創世紀兩岸大學生研習營,已將此活動紮根到青少年(放心,至今無一人不愛臺灣)。當「大人們」敲鑼打鼓高唱對立時,可曾想過這些人與他們的想法?
別讓百姓進退難
該次交流緊接飛彈危機之後,比起現在被大張旗鼓宣揚的事大多了。然由學生的水乳膠溶,到司機的誠意微笑,在在顯示兩岸人民血濃於水,當時雙方政府也未相互頂撞,更無人「見縫插針」,陸委會,也就是主政的故總統李登輝,續推兩岸交流,是充滿自信的表現。然而,現在呢!
臺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曾獲李總統贈送《細道之奧:誠實自然》著作一本。證諸多年所見,或許誠實該令人感動,但深藏在「自然」裡的花招就未免太多了!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多會同情一百單八將的遭遇。還編了個梁山好漢奉召安後平方臘的段子。觀諸今日曆史似在重演。君不見由小明到臺商,到陸生與臺幹,都像砧上肉。臺商困境我無能談,小明的故事像迷魂陣,不知何爲?所以只能談後兩者。
設身處地 以誠爲之
開放陸生來臺升學,不但部分解決我國大學生員不足問題,也是善用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生更努力了,想不出有何負面影響。何況孔子早就說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難道我們怕被學生統戰嗎?
最近有位在大陸擔任社區主任助理者,遭內政部以違背《兩岸關係條例》,「不明顯」威脅,開罰新臺幣十萬元,結果有27人抗告並經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抗罰勝訴。此事讓人不明就理者三,一是一位社區工作助理,能有什麼威脅?還是能泄國家機密?二是政府掌握全民個資竟已如此之深!三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以堂堂全國第一部,管此細微末節,讓人覺得該部是不是沒事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