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業務All in妙可藍多,蒙牛這回押對了嗎?
蒙牛正試圖打造一隻"奶酪航母"。
自2021年7月,蒙牛成爲妙可藍多(600882. SH)控股股東,至今已有近三年光景。
入主之時,蒙牛曾承諾在2年內,將蒙牛及控制企業包括奶酪及相關原材(即黃油、植物油脂、奶油及奶油芝士)貿易在內的奶酪業務注入妙可藍多。2023年,經妙可藍多股東大會同意,將該承諾延期至2024年7月9日前履行完成。
臨期之際,蒙牛這一整合計劃終於落地。
蒙牛"奶酪部"
6月12日,妙可藍多公告稱,擬以4.48億元現金收購控股股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內蒙古蒙牛奶酪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蒙牛奶酪)100%股權。
據收購公告表示,這一交易目的是爲解決妙可藍多與蒙牛奶酪在奶酪業務上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並進一步增強妙可藍多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事實上,在2021年蒙牛收購妙可藍多之時,雙方旗下業務就存在一定的重合和競爭關係。於是,蒙牛在承諾將旗下奶酪業務全部注入妙可藍多的同時,還向妙可藍多提出"2024年7月前退出液態奶業務"的要求,以此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在蒙牛的構想中,是想將妙可藍多打造成旗下奶酪業務上市平臺,藉此補齊自身奶酪業務的短板。
近期注入妙可藍多的蒙牛奶酪,是蒙牛2018年成立奶酪子公司,同年蒙牛還設立了奶酪事業部。2019年,蒙牛聯合ArlaFoods推出奶酪品牌愛氏晨曦。但液態奶巨頭做起奶酪卻稍顯水土不服,2020年奶酪業務佔據蒙牛總營收比重僅1%左右,迫切需要新動能來帶動新業務的成長。
作爲"奶酪第一股"的妙可藍多便是蒙牛看準的最佳標的。自2020年蒙牛首次入股妙可藍多後便多次進行加倉,直至2021年7月正式成爲妙可藍多控股股東。
時任蒙牛集團總裁、妙可藍多董事長的盧敏放曾表示,蒙牛將妙可藍多將視爲集團奶酪業務的唯一運營平臺。希望奶酪業務在2025年時能打造爲"百億營收板塊",進而實現蒙牛在2025年營收達到1500億元的"五年計劃"。
回顧妙可藍多被蒙牛控股前的業績表現。2016年至2020年,妙可藍多的營收規模由5.12億元升至28.4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3.56%。同期,歸母淨利潤由3221.01萬元增至5925.80萬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6.46%。
也是在2021年,妙可藍多身披"奶酪第一股"的名頭風光無量,股價飆升至84.5元/股的歷史峰值,市值一度超430億元。
延期"退出液態奶"承諾
只不過,妙可藍多被收購後的業績及股價表現,讓外界質疑蒙牛遭遇投資"滑鐵盧"。
在蒙牛入主後的2021年,妙可藍多營收增速降至個位數,淨利潤更是出現借殼上市以來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2.32%。至2023年,妙可藍多營收淨利雙下滑,營收同比下降16.16%至40.49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53.90%至6343.95萬元。
業績"失速"的同時,妙可藍多還與蒙牛立下的"退出液態奶"承諾,勢必將進一步縮窄營收規模。
6月19日,妙可藍多發佈承諾延期公告,因生產線、銷售渠道等資產未全部完成退出液態奶的轉型,擬將承諾延期至2027年7月9日前履行完成。根據妙可藍多2023年財報顯示,液態奶業務營收佔比仍達8.27%,甚至比2022年又多出1.03個百分點。
妙可藍多之所以又將剝離液態奶業務計劃延後3年,或還是源於基本盤奶酪業務行情低迷的無奈之舉。
根據妙可藍多的營收結構,近8成營收來自於奶酪業務。2023年,公司奶酪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8.91%至31.37億元,業務毛利率同比減少3.72個百分點至37.01%。
進入2024年,妙可藍多奶酪產品仍處於承壓狀態。2024年第一季度,奶酪產品收入同比減少3.28%至7.85億元,營收佔比達82.60%。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財報發佈後,妙可藍多立刻引來監管部門問詢。
妙可藍多在回覆函中,將營收淨利雙降歸結於報告期內奶酪業務銷量下滑所致,其中主要是由於公司銷售量最大的奶酪棒產品收入下降。此外,還受到進口原材料市場行情波動,以及爲調整庫存效期而消化高成本庫存等因素影響。
面對奶酪業務的下滑,妙可藍多進一步表示,2023年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消費復甦不及預期,終端消費者的消費更加謹慎。同時,近幾年國內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而公司奶酪棒的主要消費人羣是兒童,因此出生率下降也影響了公司奶酪棒的銷售。
在這種"自身難保"的形勢下,妙可藍多還需將正處在虧損狀態的蒙牛奶酪注入公司。
根據收購公告顯示,2023年蒙牛奶酪實現營收約12.74億元,歸母淨利潤爲虧損337.39萬元。2024年一季度,蒙牛奶酪實現營收2.12億元,歸母淨利潤爲虧損295.25萬元,虧損額近乎2023年全年虧損額。
這場交易難以讓廣大投資者買單。妙可藍多發佈收購蒙牛奶酪後首個交易日(6月13日)公司股價應聲大跌,單日跌幅達3.27%。截至6月25日收盤,妙可藍多報收12.17元,市值僅65億元,較公告發布前股價跌幅達11.56%。
恐難勝任蒙牛第二曲線?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曾由妙可藍多一手打造的奶酪賽道,在經歷短暫狂奔期後,正逐漸步入調整期。
而蒙牛作爲打造妙可藍多盛世的最強推手,在妙可藍多這筆投資中,還未收穫顯著增長紅利,卻先遭"反噬"。
從蒙牛2020年首次入股妙可藍多到近期奶酪業務完成整合,四年多時間,妙可藍多的股價彷彿坐了一趟過山車。與2021年84.18元/股的歷史峰值相比,如今妙可藍多股價已下跌超8成,市值蒸發約365億元。
據統計,2020年至2022年,蒙牛先後通過受讓股份、參與定增的形式,分別以14元/股、29.71元/股和30.92元/股的價格增持妙可藍多2046.8萬股、1.01億股和2580.9萬股。
若以妙可藍多6月25日12.17元/股的股價計算,蒙牛這筆投資已浮虧超20億元。進入2023年後,市場上便再無蒙牛進一步加倉妙可藍多的消息傳出。
在蒙牛乳業2023年財報中,奶酪業務不再被標爲"其他業務",而是單獨作爲一個業務品類在報表中表示。2023年,蒙牛奶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9.83%至43.57億元,營收佔比同比增長2.99個百分點至4.42%。
只是,回顧蒙牛剛剛入主妙可藍多時,曾立下在2025年將奶酪打造爲"百億營收"板塊,進而實現蒙牛在2025年營收達到1500億元的"五年計劃"。餘下不足兩年的時間,蒙牛頭上的壓力真的不算小。
2023年,蒙牛未能如願突破1000億大關,爲990.95億元。而伊利早在2021年便實現千億營收規模,2023年伊利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261.79億元。
與伊利270億左右的營收差距中,有近240億元來自於奶粉業務。這也是爲什麼這些年蒙牛瘋狂發展"第二曲線"的原因。
目前,在液態奶基本盤上,蒙牛在奶粉、奶酪、冰淇淋、牧業等業務均有所佈局。如同收購妙可藍多一樣,爲短期實現有效增長,蒙牛主要選擇外延式收購來發展業務。
2013年,蒙牛以98億元的價格收購雅士利,此樁交易成爲彼時中國乳業最大規模的一次併購。2016年,蒙牛更是聘請雅士利原總裁盧敏放爲公司新任總裁,無不預示着彼時蒙牛對於奶粉業務未來發展的看重。
然而,這筆近百億的收購案,卻沒有換來預期中的優異表現。2016年,蒙牛出現7.51億元的淨虧損,主要歸結於蒙牛對旗下附屬公司雅士利確認商譽減值準備22.54億元,導致公司淨利潤由盈轉虧。此後多幾年,雅士利的盈利情況便呈現波動狀態。無奈之下,2023年7月,連虧2年的雅士利正式宣佈私有化退市。
目前,蒙牛官網的奶粉產品全家福中,已無雅士利品牌的身影,十餘年的掙扎終成水中之月。2023年財報中,蒙牛奶粉業務同比下降1.56%至38.01億元,營收佔比僅3.85%,甚至比10年前還少了1.17個百分點。
前車之鑑理應成爲後事之師。相似的是,雅士利也是在蒙牛入主後,業績開始急轉直下。面對同樣的"變臉"信號,肩負蒙牛"第二曲線"重任的妙可藍多,能帶來好的結果嗎?
新方向有無想象空間?
2024年,盧敏放陸續辭任蒙牛乳業總裁、妙可藍多董事長等職務。蒙牛乳業原高級副總裁高飛成爲新任總裁,蒙牛乳業原副總裁陳易一成爲妙可藍多新任董事長。
妙可藍多董事長這個位置,由此前蒙牛總裁到如今副總裁的微妙轉變,是否意味着,妙可藍多在蒙牛業務版圖中定位有所變動?
公開資料顯示,陳易一早期曾服務於雀巢、美國國際紙業、瑞典利樂集團等跨國企業,2009年加入華潤,還曾於2019年-2022年擔任水牛奶龍頭皇氏集團(002329. SZ)總裁一職,典型的消費行業老兵。
衆所周知,此前妙可藍多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爲國產奶酪龍頭,主要源於其高超的營銷手段。憑藉"奶酪棒就選妙可藍多"的洗腦廣告詞,迅速攻佔了小朋友和家長的心智,奶酪棒也逐漸成爲妙可藍多的明星"大單品"。
然而,面對嬰幼兒童市場增量持續放緩,影響以奶酪棒爲主導產品銷量的情況下,妙可藍多開始將目光轉向更具想象空間的成人零食領域。
2024年5月,妙可藍多邀請流量明星王一博爲最新品牌代言人,宣佈啓動經營戰略年輕化轉型,同時推出花酪棒、鱈魚奶酪、手撕奶酪等一系列新品。
妙可藍多CEO柴琇在發佈會表示,妙可藍多此次品牌升級是希望構造年輕化、時尚化、專業化的價值形象,而不侷限在兒童奶酪產品賽道。
不過,妙可藍多的轉型之路也並不順遂。
在官宣新代言人的當日,妙可藍多因被質疑奶酪棒產品中的"食用油脂製品"的成分是具有危害的"反式脂肪酸",登上熱搜榜,熱度甚至一度蓋過代言人王一博的官宣。雖然客服在消費者詢問中表示,產品並不含有反式脂肪,但官方遲遲未有闢謠,也引起不少消費者對妙可藍多產品安全性的擔憂。
可見,"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情景並未在妙可藍多身上有過多體現,反倒因與蒙牛做出的"退出液態奶業務"承諾,限制妙可藍多隻能在奶酪市場來尋求增長突破,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對自身產品品質在原料方面的提升形成侷限。
在蒙牛視角,將所有奶酪資產"打包"進妙可藍多,本質上是想要在每一個品類上形成集中資源平臺。但現如今蒙牛想要在2025年打造出一個"百億營收"奶酪板塊難度實屬不小,且面對妙可藍多突然"失速"的業績及股價表現,外界也有擔憂是否會成爲下一個雅士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