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看經濟】林建甫/日本再次提高消費稅是險棋
▲這次消費稅的上調,也新增「輕減稅率」,讓部分商品的消費稅維持在 8%,其他的商品上漲爲 10%,避免太大沖擊。(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林建甫/國家政策研究會資深顧問,美UCSD經濟博士,曾任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大經濟系教授、臺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中華經濟金融學會理事長、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總召集人。
今年10月1日起,日本的消費稅率從8% 提高至10%。這是滿勇敢的舉動。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今年發表1項針對日本經濟的調查,明確指出面對日本人口高齡化、債務擴大等長期問題,爲確保政府財政建全,消費稅從8%調高到10%是有必要的,甚至未來還有需要對消費的徵稅進一步推進。
全球主要國家稅收的重心漸漸從所得稅等向消費稅轉移。消費稅在已開發國家稅收中所佔比重在約30年間提高了近一倍,增至20%。OECD國家2018年的平均消費稅稅率達19.3%,日本稅率一直是偏低的。因爲隨着全球化和數位化的加速,國家靠企業稅跟所得稅收入來融通財政越來越困難,一方面企業和個人都可能用腳投票,移往低稅率的地方,二來各項節稅名目與工具,讓收到的稅也有減少趨勢。相對而言,消費稅不易規避且可更精準的預測與掌握。
回顧日本消費稅的歷史,日本第一次引進消費稅的時間點,是1989年4月1日時任首相的竹下登引進的,最早只有收 3%。到1997時首相的橋本龍太郎將 3%上調爲 5%,是消費稅首次調漲。從 3%上調爲 5%,其中一個因素是在消費稅當中新增「地方消費稅」。簡單來說,就是這 5%的消費稅當中的 1%,不是繳給中央國庫而是由地方政府徵收(屬於地方稅)。然而,將消費稅從 3%上調爲 5%的時間點,正好是日本泡沫經濟崩壞的時間點,有不少金融機關相繼倒閉,便有人認爲消費稅從 3%上調到 5%,正是造成泡沫經濟崩壞後日本經濟長期不振的原因之一。
▲安倍政府還推出總規模達2.3兆日元的積分返還臨時政策措施,除減少增稅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希望藉此推進無現金支付發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安倍政府爲籌措財源,首先在2014年4月1日,將消費稅從5%調漲爲 8%。而原訂要在 2015年10月再次調整,但由於擔心對經濟造成打擊兩度推遲增稅,延到最近安倍政府認爲日本國內經濟已經持續復甦,國民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家庭經濟負擔才實施。但是否如此,仍有待觀察。我們只能說是一招險棋。
准此,安倍政府在這次消費稅的上調,也新增「輕減稅率」(軽減稅率),讓部分商品的消費稅維持在 8%,其他的商品上漲爲 10%,避免太大沖擊。之前歐洲就有不少國家推出「輕減稅率」類似的制度。簡單來說,所得較低的家庭相對於收入較高的家庭而言,將收入花在民生必需品的比例會比較高(也就是沒有閒錢可以玩樂的意思),爲了不要讓所得較低的家庭因爲調稅而負擔變重,所以針對生活必需品的課徵較低的稅率,就能達到「針對有錢人課比較高的稅」的效果。
另外,爲減低百姓的生活負擔,安倍政府針對生鮮蔬菜、大米、肉類、魚類、無醇啤酒等飲料食品,以及訂閱的紙質版報紙等依然維持8%的稅率。食物(不含酒類)維持 8%,但只限於外帶,內用的話是 10%。每週發行兩次以上,而且是定期購買的報章雜誌維持 8%,如果不是訂購制、該報章雜誌每週沒有出刊兩次以上(例如:週刊)則是 10%。
▲上調消費稅帶來的稅入將主要被用於社會保障支出,因應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圖/pixabay)
此外,有趣的安倍政府還推出總規模達2.3兆日元的積分返還臨時政策措施,除減少增稅對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希望藉此推進無現金支付發展。例如,在小型店鋪使用信用卡等無現金手段結算可享受返點,有孩子或低收入家庭可獲得商品優惠券,以及購買住房、汽車可享受稅收減免等。
日本此次提高消費稅率,預期每年能爲國庫增加約5.7兆日元稅收,上調消費稅帶來的稅入將主要被用於社會保障支出,因應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從10月1日起,開始實施基本免費的幼稚教育和保育,還有提高對低收入退休老人的補助。另一部分就是希望挹注財政。
一般熟知日本人口老化與少子化問題嚴重。其實日本政府負債更是已開發國家中最糟糕的,這包括國債、借款等的國家債務截至2018年度末達1103兆日元,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26%,相當於每位公民約有870萬日圓的負債,創史上新高紀錄,重建財政也將成爲日本不得不解決的課題。這大概也是安倍政府不得不提高消費稅的最大理由。
熱門推薦》►我將來還能領到勞保退休金嗎?►美國經濟不壞 聯準會要降息就大有學問?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