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六年考 後浪鮎魚效應到位了嗎
2014年12月,微衆銀行獲得由深圳銀監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成爲國內首家開業的民營銀行。六年過去,我國民營銀行數量實現了從0到19的突破,經過時間的積澱,這批中國金融市場的“弄潮兒”發展狀況如何,在銀行業中競爭優劣幾何、“後浪”的成長是否達到了此前監管和市場對其的期許,也成了覆盤民營銀行六年馳騁的關鍵所在。
2020年4月16日,無錫錫商銀行正式開業,至此我國開業的民營銀行擴容到19家。翻看民營銀行最新交出的成績單,可以發現其整體發展已漸入佳境,橫向對比來看,淨息差、不良貸款率、撥備覆蓋率在銀行業中表現突出。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最新數據,今年1-9月,民營銀行整體實現淨利潤65億元。從盈利能力看,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淨息差爲3.66%,遠高於銀行業同期2.09%的平均水平;在資產利潤率上,民營銀行整體實現0.81%的資產利潤率,略高於銀行業同期0.8%的平均水平,這一指標低於大型商業銀行的0.88%,與股份制商業銀行持平。
淨息差表現突出的原因之一在於,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民營銀行重點在於滿足長尾小微客戶的借貸需求,資產主要面向下沉客戶,也正是因爲服務下沉客戶,其議價能力相對較強,貸款利率水平普遍偏高。
“民營銀行的性質要求其將盈利及股東回報的最大化放在首位,同時由於民營銀行在資金來源上更多依賴於戰略投資者及股東上下游的客戶等,服務客戶羣體不與其他銀行產生直接競爭,整體的資金成本能夠保持在一個較爲合理的水平,因此息差相對更高。”券商業資深人士王劍輝如是說。
此外,由於民營銀行成立不久,業務大部分仍在探索期,風險尚未充分暴露等因素,相關風險指標表現也相對優異。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不良貸款餘額爲88億元,不良貸款率1.4%,低於銀行業1.96%的平均水平;同時撥備覆蓋率爲300.51%,遠高於銀行業179.89%的平均值。
王劍輝指出,在撥備覆蓋率上,民營銀行注重品牌效應,爲了展現自身有償債及處理壞賬的實力,同時加上監管的鼓勵促進,會將撥備覆蓋率相應調高。
資產質量呈現惡化趨勢
我國民營銀行的批籌時間呈現明顯的政策週期特徵,從歷年的民營銀行批覆數量來看,2014年5家,2016年12家,2017-2018年沉寂兩年後,2019年重新開閘,2家獲批。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民營銀行首次被納入統計,在銀保監會公示的商業銀行主要指標分機構類情況表中嶄露身影。
與2017年末的數據縱向對比來看,民營銀行資產質量呈現了惡化趨勢,抵禦風險能力大幅下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民營銀行1.4%的不良貸款率,較2017年末的0.53%上升0.87個百分點;300.51%的撥備覆蓋率較2017年末697.58%的指標下降了379.07個百分點。
針對民營銀行資產質量惡化的情況,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李萬賦指出,貸款產品的不良水平本身存在滯後性,民營銀行業務發展之初,面對長尾客戶推出的貸款產品利率較高,其風險隨着時間增長逐漸暴露出來,不良率也逐漸提高。
王劍輝進一步表示,近兩年,在中美貿易摩擦、疫情等因素影響下,企業經營環境受到影響,償付能力下降,進而導致了銀行業資產質量都有所下滑,而由於資產質量下降、定價能力逐步減弱等綜合因素,民營銀行可用資金減少,撥備覆蓋率也隨之滑落。
在經濟下行週期內,面對系統性壓力,金融行業的盈利能力首當其衝受到挑戰。今年前三季度,商業銀行整體累計實現淨利潤1.5萬億元,同比下降8.3%。民營銀行盈利表現優於行業平均,2020年前三季度,民營銀行實現淨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14.04%,達到去年全年淨利潤的79.27%。
但從盈利能力指標上看,民營銀行淨息差雖然在全行業中仍佔據優勢,但縱向對比優勢已明顯收窄,2020年三季度末3.66%的水平已相較2017年末的4.52%下調了0.86個百分點,與其他銀行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究其原因,受經濟環境影響,民營銀行股東自身資金承壓,持續投入能力受到影響,同時,客戶收入下滑支付能力趨弱,能夠承受的利息成本也在下降,疊加民營銀行面對外部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同行的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貸款利率走低,資金成本越來越高,致其高息差的優勢逐漸減小,並且淨息差下行的趨勢仍在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銀行成立六年,處在業務快速增長的階段,資產規模迅速擴張,資本金快速消耗,高資本充足率優勢也逐年收窄,資本補充壓力顯現,資本充足率從2017年末的24.25%大幅下降9.96個百分點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14.29%,目前已不及行業14.41%的平均值。
李萬賦表示,相對於傳統銀行尤其是全國大行,民營銀行的身份較爲尷尬,補充資本的渠道也非常有限,因此資本充足率逐漸承壓。近兩年國家也在一直出臺各類政策,鼓勵中小銀行通過多種渠道擴充資本,優化資本結構,民營銀行也需要充分利用一些外源性的資本補充工具。
對於資本充足率的提升,王劍輝指出,除了通過增資的方式增加資本金的來源之外,還需要考慮在盈利能力較弱的領域做相應的收縮調整,將水分擠掉,以保證資本充足率的改善。
“鮎魚效應”並不明顯
在監管的鼓勵下,大量的民間資本通過可控的方式進入到銀行業,與傳統銀行業務互補又相互競爭,促進銀行業活力,作爲完善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重要一環,民營銀行的市場價值不言而喻。那麼,發展六年,民營銀行是否真正發揮出了“鮎魚效應”?
在王劍輝看來,民營銀行的成長環境相對有利,監管層希望其發揮出“鮎魚效應”,培養競爭力量來增加市場的多元化。儘管橫向對比來看,民營銀行各項指標表現較好,但由於成立時間較短,發展還處於“嬰兒狀態”,在全行業中形成的“鮎魚效應”並不明顯。民營銀行因其內部經營管理機制、制度建設、薪酬競爭機制等偏向民營市場化,能夠更好地體現出市場競爭力。不過從體量上看,民營銀行在這類中小銀行領域也未能佔據重要主導作用,仍需更多的時間來成長。
他進一步建議,目前民營銀行的批籌遠未到全面放開的階段,未來建議適當增加民營銀行的數量,或現有的部分農商行轉成民營的體制釋放內部活力,更好地發揮機構的“鮎魚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監管層屢次提及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銀行發起設立,這意味着我國民營銀行將不斷涌入新生力量,下一發展階段,“弄潮兒”們將掀起怎樣的浪花,市場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