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巨星!再憶袁隆平:“我有兩個夢想……”

雜交水稻之父走了。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科學家

兩年前,跟雜交水稻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袁隆平曾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他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這個夢想逐步接近實現;一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正在推廣途中。

如今,夢想猶在前路高懸,追逐夢想的老人卻已經離開。

夢想生根

袁隆平曾自述:新中國成立之前,中華大地上到處災荒戰亂,人民生活顛沛流離,少年時我就被迫從一個城市輾轉到另一個城市,雖然少不更事,但每當看到沿路舉家逃難、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蕪的田野和滿目瘡痍的土地,我的內心總會泛起一陣陣痛楚。

報考大學時,袁隆平就對父母說,我要學農。母親聽了,嚇一跳,說,傻孩子,學農多苦啊,你以爲好玩兒呢?但袁隆平是真正愛上了農業,死活要學,還擺出大道理:吃飯可是天下第一樁大事,沒有飯吃,人類怎麼生存?

最後,父母尊重了袁隆平的選擇。1949年,新中國成立。19歲的袁隆平帶着兒時的那顆在心中播下的種子報考了重慶湘輝學院農學系。從重慶湘輝學院畢業後,23歲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鎮的安江農學院任教。

1959年,隨着環境的變化,袁隆平開始意識到,要吃飽飯首先要關注主要糧食作物。於是,他將所有的熱情投入到了水稻研究。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到安江農校試驗田選種。突然,袁隆平發現了一株“鶴立雞羣”的稻株穗大顆粒飽滿。

袁隆平隨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當時他以爲,選到了優良品種,豈不是可以增產無數糧食?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種子播下,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沒有一株趕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

袁隆平不甘心,開始反覆琢磨其中的奧秘,研究那一片試驗田的稻株比例,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水稻是有雜交優勢的,那株鶴立雞羣的水稻,就是天然的雜交水稻。

既然天然雜交稻具有這樣強的優勢,那麼人工雜交稻,也一定有優勢。當時,遺傳學理論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雜交優勢。

袁隆平對此理論提出質疑。隨後,袁隆平又拜訪專家,翻找資料,最終得出結論,既然自然界存在雜交稻,那麼人工雜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而要想利用這一優勢,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超級水稻“野敗

1966年,袁隆平在《科學通報》上發表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了通過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復系),以“三系”配套的方法來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與思路,由此拉開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不久,袁隆平、李必湖尹華奇三人組成的黔陽地區農校水稻不育科研小組正式成立。

1968年春天,袁隆平開始第一次大田試驗,栽下了700多棵不育水稻,並悉心照料,細緻觀察。然而,一場大雨過後,發現這700多棵不育水稻被人毀壞,之前的努力化爲泡影。

隨後,袁隆平在試驗田旁邊的廢井中找到5棵殘存的秧苗,繼續他的實驗。通過雄性不育株與近千個品種和材料進行3000多次雜交測試,但結果仍不盡如人意。

1970年,袁隆平研究小組在海南找到了一株雄蕊沒有花粉的水稻,袁隆平將其命名爲“野敗”。經過兩年實驗,利用“野敗”轉育,雜交水稻實驗終於獲得重大進展,雄性不育性可以百分之百遺傳了。

“野敗”的發現對雜交水稻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更是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突破口。1973年,袁隆平協作組歷盡千辛萬苦才通過測交找到恢復系,攻克“三系”配套難關,纔有了新中國第一代雜交水稻。

兩年後的1974年秋,從湖南到廣西雜交水稻的喜訊頻傳。普通水稻畝產只有200多公斤,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最高的超過650公斤。通過雜交水稻的研發成功,”中國人終於把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袁隆平說。

兩個夢想

2019年,袁隆平步入鮐背之年,但與雜交水稻打交道近60年的他對年齡不以爲意,依然充滿激情,爲着自己的夢想奔忙。

袁隆平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我不能也不想停下來,我還有兩個夢想要實現,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稻覆蓋全球夢。”

袁隆平帶領團隊開展超級雜交稻攻關,分別於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每公頃10.5噸、12噸、13.5噸、15噸的目標。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稻叄優一號,2020年作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實現了週年畝產稻穀3000斤的攻關目標。

按照袁隆平團隊的研發攻關進度,”禾下乘涼夢“已經觸手可及。

與此同時,“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畢生的追求。爲了實現這一宏願,他長期致力於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雜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美國、巴西、馬達加斯加等國大面積種植,年種植面積達800萬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比當地優良品種高出2噸左右。

在雜交水稻領域一生“追夢”的袁隆平屢獲殊榮,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他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餘項國內國際大獎。

袁嗲嗲,前路有夢,一路走好

因爲工作原因,2008年和2019年,筆者曾兩次採訪袁隆平,當噩耗傳來,不敢相信那個樸實、幽默、親善的老人就這樣突然離開了。

2008年,在湖南車展上,筆者偶遇來車展看車的袁隆平一家人。

像在電視,報端看到的形象一樣,袁隆平穿一件普通灰格白色T恤、深灰色西褲,曬得黝黑的臉,因爲長期在實驗田勞作而微微佝僂的腰板。

但就是這樣一位老人,卻比任何明星、名車還要奪目。不斷有市民認出了袁隆平,熱情地招呼着要和老人合影。袁隆平微笑着一一回應,合影的要求也毫不猶豫全部滿足。

有精明的車商看到袁隆平如此平易近人,就請他在看中的車旁邊,拍一張照片,讓老人充當了一回“車模”。

袁隆平親和的性格早在坊間傳誦,合影、題字等此類要求往往來者不拒,長沙人民也親切喊袁隆平爲“袁嗲嗲”。

值得一提的是,袁隆平自己是一個車迷,跑到奔馳的展臺,左瞧右瞧,後來照片傳出去,成了袁隆平自己要買豪車。後面因此在全社會形成“仇富不仇袁隆平”的大討論。

其實,袁隆平本次是爲老伴挑選座駕,老伴屬意的對象是緊湊型的兩廂車,袁老那時候開的是一輛十幾萬的車,也是爲了下地方便。

袁隆平說,以前下田是騎自行車,後來是開摩托車,現在條件好了,開車了,就是爲了工作,“坐奔馳、寶馬車,耀武揚威有什麼意思?”

2019年,袁隆平90歲的高齡出任種業公司子公司實職董事長。爲什麼呢?是爲了夢想,老人要與時間賽跑。

“我的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需要國家政策的推進,也需要企業資金的支持。”袁隆平跟筆者說。

記憶中,那天出席活動的袁隆平院士,跟十多年前一樣,依然是樸素的格子襯衣,灰白西裝。工作人員要遞給他演講稿,他一擺手拒絕,說起雜交水稻,如數家珍;講話結束後,工作人員要攙他下臺,他連說“不用”,三兩步走下臺,走路帶風。

袁隆平看上去還是一刻都不願停下來,他說,他是做研究的人,要經常動腦筋,自己最怕癡呆。

筆者聽着老人再度說起他的那個畢生難忘的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說完,袁隆平微笑着:“有生之年,我應該能看到畝產1300公斤。”

推薦閱讀:91歲袁隆平逝世:稻田裡的守望者和他的兩個夢想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

他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

就在一週前,“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第五期超級雜交稻)在崖州灣和三亞的兩個示範點中分別收穫了平均畝產926.5公斤和1004.83公斤的好成績。而去年11月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測產顯示,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打破世界紀錄。袁隆平興奮地表示,“第三代雜交稻又是新的突破,平均畝產比現有高產雜交稻增產10%~20%。”

從畝產250公斤到1500公斤,袁隆平做到的,可不僅僅是“讓中國人吃飽”這麼簡單。

他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對手是飢餓,他贏了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歲月不留人,稻花香萬年。袁老,走好。

他把水稻比作核武器,對手是飢餓,他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