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竟可能是哮喘?世界哮喘日來看哮喘的這些誤區

反覆咳嗽,數月不止,最後確診是哮喘。這樣的病例已不在少數。

沒有遺傳史,哮喘怎麼會“找上門”?得了哮喘,就要跟體育運動“說再見”嗎?

今年5月4日是第23個世界哮喘日,主題爲“揭開哮喘的誤區”。記者採訪瞭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的專家,解讀關於哮喘的那些事。

【誤區一】只感覺氣短、咳嗽,不會是哮喘

【解讀】研究顯示,高達71.2%的哮喘患者此前未得到過明確診斷。部分患者一直認爲自己的長期咳嗽症狀,是得了感冒、慢性咽炎或支氣管炎。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主任醫師胡紅說,根據哮喘防治指南,當患者多次出現喘息、氣短,伴或不伴胸悶或咳嗽等症狀,且這些症狀在夜間和早晨時更重,需主動到正規醫院進行肺功能等檢查,以進一步明確是否患有哮喘。

【誤區二】沒有遺傳史,哮喘不會“找上門”

【解讀】部分患者認爲自己沒有家族遺傳史,幼年時也從未發病,不應該得哮喘。但實際上,暴露於過敏原、空氣污染等,是我國成人哮喘的重要風險因素。

胡紅說,過敏性哮喘是哮喘中最常見的類型,佔成人哮喘50%以上,佔兒童哮喘80%以上。過敏原主要分爲吸入性和食物性兩大類。近年來,春季和秋季花粉成爲引起過敏性哮喘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飄浮在空氣中的花粉被患者吸入呼吸道後,氣道處於過敏狀態,誘發氣道狹窄或痙攣,患者會出現咳嗽、喘息,胸悶氣短症狀加重,引起過敏性哮喘的急性發作。此類過敏性哮喘也常伴隨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溼疹或皮炎等。

【誤區三】哮喘反覆發作,希望找到根治的“神藥”

【解讀】胡紅表示,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對慢性病的治療目標,應該是達到長期良好的控制,包括控制其急性發作、使病情不再惡化、沒有活動受限等。

臨牀數據顯示,通過規範的藥物治療和良好的自我管理,哮喘可以得到最大程度控制,甚至長期不發作。但患者需遵醫囑用藥、定期複查和評估,並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升級或降級治療。臨牀上相當比例的患者,在急性症狀消失或者較輕時自行停藥,這往往是哮喘反覆發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誤區四】擔心副作用大,不願遵醫囑用激素

【解讀】在哮喘門診,常有患者聽說需要使用激素治療,擔心副作用過大,自行減少劑量或縮短療程。

“患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建議自行減少劑量治療。”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副主任醫師郭英華表示,哮喘防治指南明確指出,吸入糖皮質激素是哮喘治療的基本藥物。目前臨牀上開具的激素類藥物多爲吸入類,激素劑量較低,主要對口腔或咽喉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可通過用藥後漱口避免。

【誤區五】患了哮喘,就得告別運動

【解讀】常有患者問醫生:確診爲哮喘,是不是終身要跟體育運動“說再見”?

郭英華說,確實有部分患者得了運動性哮喘,運動可作爲一種單獨的誘發因素,但一般指劇烈運動後導致呼吸困難加重。多數哮喘患者如果接受規範治療、注意避免環境刺激因素,可以做到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也不妨礙參加一般的體育運動。(記者董瑞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