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兆元級別降準來臨 陸股迎跨年行情

降準的目的主要可歸結爲以下三點:(1)由於本月中將迎來年內單月規模第二高的MLF到期,用以降準對衝MLF到期的流動性壓力;(2)中小微企業仍面臨較大的融資壓力,降準有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道;(3)本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進一步推動整體社會融資成本下降。

筆者認爲,本次人行降準不只能夠提供市場流動性,更預示着中國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印證「寬貨幣」的思路,與官方近期對貨幣政策的表態相當一致。首先,從人行貨幣政策報告上看,刪去總閘門與不搞大水漫灌等措辭的用意,即是如此,甫結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於貨幣政策的描述轉變爲「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也與2019年底的論述一致,當時隔年便迎來信用回暖。

「寬貨幣」基調的奠定,加上對房地產政策的糾偏,市場對基建、地產、製造業及新能源等領域貸款回溫的預期增強,「寬信用」成接下來的重大看點。現階段市場雖缺乏指數級別的行情,但不乏結構性行情,資金並未全面撤退,預計待經濟下行壓力緩解、信用擴張趨勢確立後,在中國A股主要指數評價面仍偏低的基礎下,預計這新一波行情可期。

再者,儘管製造業景氣續收縮,無礙市場結構性行情。中國10月官方製造業PMI爲49.2,連續七個月回落,仍處於景氣榮枯線之下,新訂單指數及生產指數亦雙雙下滑,限電限產、能耗雙控及供應鏈瓶頸等問題拖累製造業景氣,惟當局已對煤炭能源市場祭出保供穩價措施,並對中小微企業推出針對中小微企業的階段性緩稅至2022年1月,緩稅金額約達2千億元,預料可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壓力。

短期來看,中國經濟仍將受供需面影響,但在政策面的施力下,指數在震盪築底依舊不乏結構性機會可掌握,聚焦政策扶植、轉型錯殺之產業佈局爲上策;長期來看,筆者認爲,根據統計資料,過去15年每逢製造業PMI低於50進場投資滬深300指數,則持有一年後平均報酬直逼兩成,正報酬機率更高達七成。

展望後市,中國政府適時降準與政策緩解經濟進一步下行的壓力,引導市場情緒迴歸正軌,且中國的高疫苗覆蓋率及堅持零容忍的政策也降低投資人對Omicron變異毒株的擔憂,中國相對其他股市對新冠疫情的敏感性更低,對抗疫情的經驗甚於其他國家,因此在近十個月的震盪調整後,陸股可望在政策面帶動下展開跨年行情,後續應關注2022年1月初中央一號文等重大事件。

產業配置策略上,筆者認爲可投資中長期看好主軸三項:(1)科技自主可控:重視新科技(3A)+新題材(元宇宙);(2)新能源:新能源車、光伏等類短線雖存在修正壓力,但長期仍是政策扶植主力,深具潛力;(3)內需保供:重視漲價概念股,尤其今年因原物料上漲受害的產業,可望出現獲利與估值同步上修的機會,另外由於確保糧食安全的政策目標,農牧業(豬週期)也值得關注。

筆者認爲,2022年農曆年前仍有新年與春節行情,故建議投資人逢低佈局加碼跌深的中國A股,或是利用定期定額扣款方式,中長期投資中國A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