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觀盤-估值與盈利的相匹配

2月中旬以來,中港股市出現明顯修正,尤其以2020年至今表現亮眼的成長股和藍籌白馬股表現最爲弱勢。以外部環境來看,這一波股市的修正與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從1.1%快速上升至1.7%所引發的全球股市下跌,和風格自成長股切換至價值股基本同步。

中港股市修正幅度更大的原因在於:2020年經濟率先復甦,股市表現優於其他市場,2021年以來短期獲利了結壓力更大;加上市場先前給予藍籌白馬股確定性溢價,公募基金持股階段性過度集中,因此成長股和價值股的分化也更加極端

中國自身的經濟狀況政策方向來看,3月初兩會將2021年GDP目標增速定在6%以上,看似過於保守,但可能是考量到希望淡化疫情的低基數效應,並保持和十四五期間的目標平穩對接,和市場預期實際的8%~9%增速並無明顯矛盾。

貨幣政策在2020年第四季已定調,要求穩健並可靈活調整,兼顧支持恢復經濟與防範風險的關係,整體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相符,因此可預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速相較於2020年的13.3%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這本應在市場預期之內,但短期股市快速修正,對流動性邊際收緊的擔憂難免過度放大。事實上,只要CPI在可控的範圍之內,升息並不是政府短期的政策重點方向和手段,加上2020年雖然對於經濟支持的貨幣政策不少,包括兩次下調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一年期下調30個基點、五年期下調15個基點)、兩次下調一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共30個基點、下調大型存款金融機構準備金率50個基點、下調中小型存款金融機構準備金率共100個基點。

但相對於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時的四次降息共189個基點、三次下調大型存款金融機構準備金率共200個基點和四次下調中小型存款金融機構準備金率共400個基點來說,寬鬆程度遠不到大幅放水,2021年自然也就沒有大幅收緊的壓力。

財政政策方面,2021年中國官方赤字率在3.2%、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人民幣(下同)3.65兆元(相較於2020年僅減少1千億元)、減稅降費措施、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整體而言超出市場預期,經濟增速或有上行空間。

市場波動加劇,但在全球經濟迎來複蘇的背景下,2021年支撐市場的主要因素將轉爲盈利驅動。以2020年的中港股市爲例,由於盈利增速接近持平,整體市場上漲的20%~30%幾乎全部來自於估值和流動性驅動;展望2021年,MSCI中國和滬深300的獲利增速均有二成以上的水準個股分化加劇,獲利增速和估值是否可相匹配將是選股重點。

新能源汽車爲例,2020年下半年在需求回溫、政策鼓勵、加上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型不斷推出,銷量恢復大超預期,最終達成2020全年銷量120萬輛,相關供應鏈全年股價漲幅也十分亮眼。近期股價雖也隨市場修正,但觀察中上游排產飽和、淡季不淡,推估第一季產銷量接近50萬輛,2021全年銷量預期上修至220~240萬輛,行業景氣度高,且中上游龍頭廠可望繼續搶佔全球市場份額,競爭優勢突出。

整體而言,2021年流動性會在經濟復甦趨勢確立的前提之下有序退出,金融、週期和消費服務類股伴隨基本面改善,低估值可望有所修復;而高估值成長股,短期修正或許反而提供長期配置機會,關鍵在於獲利增長是否能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