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追夢人”潘建偉

(原標題:“量子追夢人”潘建偉

路上遇見,你會認爲他是個普通IT工程師。相處一段時間,你會喜歡他眼睛裡的謙和、話語中的坦誠。當談起“量子”時,你還會被他的激情與彷彿觸手可及的勃勃雄心猛然擊中!

他,就是“量子追夢人”潘建偉。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介紹有關情況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alt="2016年10月11日,在北京舉行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成果新聞發佈會上,論文第一通訊作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介紹有關情況。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

“從大地峰頂”的攀爬

17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7歲,研究成果入選“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41歲,當選“最年輕院士”;過去的十餘年裡,他和他年輕的團隊推動中國量子科研不斷前進,成爲國際學界勁旅……

回首潘建偉的道路,至少有三次“從大地到峰頂”的攀爬。

1987年,在聲名顯赫的中科大近代物理系,潘建偉的成績中等偏下,但他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碩士學位。那個年代是“科學的春天”——“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從中學到大學,潘建偉始終沉迷於所熱愛的“科學之美”。

1996年,潘建偉到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攻讀博士。奧地利是量子力學的誕生地,當時中國在該領域的科研尚處於萌芽階段。在導師塞林格教授的實驗室裡,潘建偉很快進入狀態。1997年,以他爲第二作者的論文“實驗量子隱形傳態”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該成果公認是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評爲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入選“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第三次攀爬是在歸國後。

不忘初心 勇對質疑

面對質疑和質疑別人,是科學家宿命。如今質疑量子是僞科學的人少了,但是其他質疑仍然不斷。

2001年,在導師的不解與反對中,潘建偉回到中國,與同學楊濤在中科大組建量子信息實驗室。但他很快意識到,以當時國內薄弱的實驗條件和人才儲備,不僅難以追趕國外先進水平,自己的研究也可能會落伍

老一輩科學家的“閉門苦研”不同,潘建偉這一代科學家更加註重科研資源的全球配置,但在將科學追求根植於國家命運這一點上,他們是相通的。潘建偉一方面沒有“棄巢”,另一方面出國“銜泥築巢”。他本人到奧地利、德國的先進科研小組開展合作研究,又有針對性地選送學生到各個量子信息科研的先進國家,學習理論、實驗、光學、電子、軟件等各方面知識。當時,有人說他是“假回國、真騙錢”,他只能承受壓力,相信事實會說話。

時機終於到了,2008年潘建偉和他在德國的團隊整體迴歸中科大。他那些分赴海外學習的弟子,也以極高的“歸巢率”陸續回國。

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年輕量子信息科研隊伍,在中國成型、迸發出驚人的力量。近年來,“潘建偉團隊”科研成果多次獲得國際“年度物理學重大進展”、9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第三次攀爬更艱難,也更輝煌。

這個東西對國家很重要

繼2016年8月成功發射世界上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之後,“潘建偉團隊”前不久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十光子糾纏”。很快,全球第一條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也將全線開通。不久後,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天地一體化”洲際量子通信網絡將見雛形

“他們使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而也是整個中國,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佔據了一席之地。”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如是評價。

“在這個領域裡,大家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總體而言,第一個是你不要介意成功不成功,第二個是你要有耐心去做你喜歡做的事,第三個是這個東西是對國家很重要。”潘建偉如此解釋自己的“攀爬路”。

從“科學的春天”一路走到“創新的春天”,潘建偉是幸運的。從回國籌建實驗室時的400萬元啓動經費,到近年來全國幾十個科研單位支撐建設的量子衛星“墨子號”,再到全長兩千多公里的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工程,都離不開國家的強力支持。

“無論是我還是學生,不是爲了出國而出國,而是要把最先進的技術學回來,希望有朝一日在國內做出一些領先的科研成果。”他說,“如果說當年楊振寧李政道先生證明,中國人在國外可以做很好的 科學 。那麼我們現在證明了,中國人在國內也可以做很好的 科學 。”

中國量子科研異軍突起,潘建偉團隊也從派人去海外學習,變爲吸引全球學者合作求學的熱門機構,其中包括潘建偉的導師塞林格。他說,中國已經成爲世界量子科研領域的領先國家之一,有着巨大發展潛力,他願意和潘建偉一起,沿着“量子路”一直走下去。

記者:徐海濤、鹿永建

監製:錢彤

新媒體編輯:郝方甲王貞繆異星

(原標題:“量子追夢人”潘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