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和平現曙光 兩岸呢

今年4月以來,南韓總統文在寅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已接連舉行3次高峰會議。文在寅這次平壤之行,距離盧武鉉於2007年的訪問已隔11年。文在寅可說不虛此行,他和金正恩簽署了《平壤共同宣言》;南北國防部長也同時簽署了《關於落實板門店宣言中軍事領域共識協議》。

從上述《宣言》和《協議》的內容看,金正恩承諾於年內訪問首爾、雙方同意共同申辦2032年奧運會、在互惠共榮基礎上加強經濟和文化交流,以及採取在邊境地區設立禁飛區、在軍事分界線附近和黃海設立緩衝區,並各自從非軍事區撤走11個邊防哨站等具體措施,來終止雙方的軍事敵對,以解除朝鮮半島戰爭危機。涉及衆所關注的朝核問題,雙方也就半島無核化達成協議,並約定共建一個無核化家園

更重要的是,北韓承諾在有條件下,關閉寧邊原子能研究中心;另在國際見證下,廢棄東倉導彈引擎試驗場火箭發射臺

南韓官方認爲,上述協議實際上等於兩韓宣佈終止戰爭狀態,也等於簽署「互不侵犯協議」;北韓官媒則強調文金三會已爲統一的新時代開啓了重大的契機

南北韓和解是雙方領導人啓動的,但達成的協議能否具體落實,還須看下列因素的發展。首先,兩韓互動是官方先行民間殿後,故缺少堅實的社會基礎。外電報導,南韓民衆對於「文金會」的態度並不熱衷,對於金氏家族的疑慮仍未消除。國外觀察家即認爲,金正恩若年內訪問首爾,可能會在南韓引發政治風暴,甚至激化南韓內部的政治對立。

其次,中美兩國競合關係也會影響朝鮮半島的和平發展進程。有美國學者質疑,北韓的真正意圖是要離間美韓同盟,以及對南韓實施「分而徵之」的戰略;中國大陸則希望透過南北韓和解,把一帶一路伸向朝鮮半島。除此之外,文金三會雖有擴大雙方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構想,但除非美國放棄北韓須先實施「完全、可驗證、且不可逆的無核化」的要求,否則聯合國安理會就沒有鬆綁對北韓經濟制裁的理由。

最後,在金正恩沒有獲得充份安全保障及獲取足夠經濟援助之前,不會放棄既有的核武裝備。金正恩開出的無核化條件,最終是以美國「相應措施」做爲前提,故是否走向無核化,最後還是須由川金二人談判決定。

兩岸與兩韓的情況有異有同,相同的是,都受到國際權力政治的影響;不同的是,兩岸關係是「一國兩治」,是「分治」的狀況;而兩韓關係則是「國與國」的關係,是「分裂」的狀況。因此,兩韓的國際地位勢均力敵,兩岸則是「彼長我消」,臺灣承受的國際壓力當然超過兩韓。另一方面,兩岸民間交流走在兩韓之前,不但產生了互利共贏的局面,也加深了兩岸人民的感情,最近臺灣民調顯示,民衆對於大陸人民的好感,比例較過去增加了很多。

遺憾的是,兩岸官方關係目前卻出現了嚴重倒退的現象。對岸拒絕與民進黨政府來往,兩岸似乎處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狀態。兩韓關係已因文金三會出現了和平的曙光;在戰爭的陰霾下,兩岸何時有撥雲見日的一天?(作者爲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