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未來車大戰 一觸即發

文/高適

路透社一篇蘋果將於二○二四年投產Apple Car的報導市場紛紛看好蘋果將成爲撼動特斯拉地位的最強競爭對手,不僅掀起資本市場追逐Apple Car概念股的資金狂熱,效應更擴散至整個車用電子及車用零組件,車用主題投資瞬間躍居盤面主流。但Apple Car效應究竟只是題材炒作的曇花一現?還是新一輪多頭主流趨勢序幕?相信會是投資人最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蘋果搶救營收大作戰

蘋果硬體銷售主力的iPhone,在手機市場規模來到天花板後,成長動能趨緩有目共睹,甚至近期已被逼着走向降價刺激銷售的下下策。爲了尋找營運成長的新引擎朝向智慧發展汽車產業,市場規模龐大又符合蘋果用新科技創造新消費者體驗的強項,自然成爲庫克眼中的瑰寶

根據瑞銀最新報告指出,隨着電動車持續發展,預估電動車成本與價格可望逐步與油電車越來越接近。預估二○二二年電動車與傳統總成本差距將縮減至一九○○美元,預估二○二四年成本差距將驟降至零。

禁售令觸動商機爆發

無獨有偶,二○二四年剛好也是燃油車賜死令發出的時間點,法國計劃在二○二四年前禁止銷售以礦物燃料爲動力的汽車,法國巴黎、西班牙馬德里、希臘雅典墨西哥墨西哥城等城市,已計劃在二○二五年禁止柴油車進入市中心。配合法規上路,汽車龍頭豐田二○二五年起停產停售傳統燃油車,二當家福斯二○二六年發佈最後一款傳統燃油車,讓二○二四年成爲燃油車時代轉換至電動車時代的重要分水嶺年份

整體而言,可預期二○二四年後將是電動車滲透率加速提升的重要轉折年,蘋果若選擇在此時推出Apple Car跨入車市,正是搶食商機初爆發的絕佳時機。考量車用電子元件認證期長達三~五年以上,近期傳出臺灣零組件廠開始送樣認證的訊息,就時間點來說非常合理,只是送樣不是訂單取得的保證,概念股的股票跑太早、跑太快,投資人就要留意追高的風險。

華爲活下去不得不的選擇

事實上,同樣開始將資源從手機轉向汽車產業的還有華爲,美國禁令讓華爲在5G網通發展受阻,爲了生存繼續活下去,不得不讓原本的小三扶正,加速發展未來車解決方案,已與中國多家車廠展開合作,此轉變也會同時加快中國當地汽車智慧化的腳步。

根據華爲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的說法,在傳統汽車走向完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後,傳統部件構成只會佔30~40%的製造成本,剩餘的60~70%與電子、運算通訊軟體相關。華爲面對未來車,已具備晶片演算法、通訊、硬體,甚至是電機電池芯等方面的核心技術,華爲可將以前積累的技術應用在汽車領域。

雖然華爲對外一再宣稱不會造車,僅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但從對內不造車聲明的有效期限只有三年觀察,華爲練兵三年劍指二○二四年燃油車禁售商機的佈局,其實已人盡皆知。相較Apple Car發展仍處於概念階段,現在市場只能瞎子摸象,推敲技術採用及潛在供應鏈

華爲的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已開始商用化,相關合作廠都已有雛形,從中去理解未來車的趨勢發展,找尋相關商機的投資機會,或許更有助提高勝率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理財週刊》第1062期 2021.1.1出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106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