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打“年輕化”牌 有多少是噱頭?
網上有句調侃話:世界是我們的,也是孩子們的,終歸是“孫子們”的。這放在汽車市場中,也可以理解爲所有“年輕”概念,歸根結底,暫時還是噱頭、營銷手段和宣傳手法。目標自然不是年齡上年輕的年輕人,而是身體和心理依舊年輕的“中年大叔”們。
說中年大叔已無市場潛力可挖,那絕對是煙幕彈。瑞信每年底會公佈《全球財富報告》,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百萬富翁人數達200萬,約相當於全球總數的5%,全球排名第五。才200萬人?需要說明,瑞信統計是有要求的,首先房產不能超過家庭總資產的三成,其次是按美元爲結算單位。所以,這一份統計沒毛病。
我有一位“90後”的遠房親戚,她曾深情地說過,關於小時候最多的記憶,就是放學後坐在自家雅閣後座,看着老爸偉岸的背影。可見,彼時的雅閣還是很標準的“老爸車”,買車都是35歲以上的中年男子(大叔),稱其爲“老爸車”一點都不過分。
現在呢?情況沒有發生改變,年齡逐漸增加的“老爸們”依舊開着雅閣接送孫子,或者開去空曠的地方跳廣場舞。而在“老爸們”的影響下,新一代的“辣爸們”也將目光鎖定在雅閣、凱美瑞、帕薩特、蒙迪歐上。
與時俱進,顯然是必須的。看看市面上的新車,不僅造型拋棄了中庸路線,而且配置也儘可能的智能化、互聯網化和高科技化。表面上,這些改變衝着年輕人來,其實也在討“中年大叔”的歡心。不是年輕人們買不起,而是年輕人們在拿出20多萬元來購買一輛中高級轎車之前,會先考慮:房子買了嗎?房貸還完了嗎?小孩學費攢夠了嗎?水電費、物業費這個月付了沒?一旦想及這些,理所當然地繼續趕公交擠地鐵,並安慰自己,跑一跑,對身體好。
年輕人有年齡成長優勢,中年大叔有社會經驗優勢。換成你是汽車企業掌舵者,你會怎麼辦?讓年輕人變得有錢,這點汽車企業難以做到,或者短時間做不到。但讓中年大叔敢於花錢,這裡頭太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達成,比如將汽車造得更加年輕,將車造得更加豪華。爲讓中年大叔不至於覺得過於突兀,車企會擴大“年輕”的概念範圍,身體年輕是年輕,心靈年輕也是年輕。兩者都沒有,只要買了年輕的車,也會變得年輕——總有一種解釋說得通。
這裡也給中年大叔們提個醒,儘管手裡有錢,但掙錢不容易。要買車,也要選一家靠譜的,品質、安全和可靠性過得去的,汽車的第一屬性仍然是交通工具。智能汽車或許是趨勢,但它屬於那幫“孫子們”的,而不是我們的。 (周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