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遭美製裁 迫小米造電動車

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透露,小米造車純屬意外,是因2021年1月小米遭美國製裁才做此決定。(中新社)

大陸小米集團19日晚間舉行發佈會,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雷軍以〈勇氣〉爲主題,發表第5次年度演講,大談小米造車3年多來心路歷程。雷軍透露,小米造車純屬意外,是因2021年1月小米遭美國製裁,造車決定獲好友小鵬汽車創辦人何小鵬、蔚來汽車創辦人李斌力挺。

2021年1月14日,美國國防部將小米與其他8家中企列爲涉軍企業名單。後來小米雖與華府達成協議,順利逃過制裁一劫,但已無法阻止小米造車念頭。

雷軍回憶,得知美國製裁當天,董事會召開緊急會議,有董事提議,拓展汽車新業務。2021年3月30日,小米公告正式決定造車,雷軍牽頭,未來10年全資投入100億美元。

雷軍說:「如果不是遭遇『美國製裁』這樣巨大的衝擊,我們肯定不會貿然進軍汽車這樣複雜的行業,也不會有今天的小米SU7。」

小米在決定造車後,可依賴兩條資本路徑:一是選擇接受VC(風險投資機構)資金,讓小米汽車從小米集團脫離,獨立上市;二是完全依靠小米體系資金支持,自擔風險。

「當時造車很火,幾家新能源公司股票暴漲,確實有幾家投資機構給我們開價了,估值100億美元。」雷軍表示,小米汽車項目當時啥都沒有,就估值100億美元,而且花別人的錢造車,幾乎零風險「曾心動過」。

但深思熟慮後,雷軍認爲,造車週期長,拿別人的錢,想法很難長期一致。而且在小米內部造車,手機很多核心技術和研發資源都可以直接用。「我們下定決心,不融資自己幹,錢全部自己掏,風險全部自己扛,只要能把車做好,我們在所不惜。」

雷軍指出,小米造車上市初期,曾考慮與代工廠合作、或是收購工廠,以削減製造成本,但考慮到代工模式存在缺陷,決定核心技術自研,也決議從技術難度較高的純電轎車做起。雷軍憶及造車的困難時刻說,定價和決定產量環節畢生難忘,當時要決定產能,非常擔心賣不出去,也憂慮如產能跟不上,會被指飢餓行銷。

小米電動車SU7今年3月底開賣後,發佈28天后鎖單量75723臺,已交付5781臺,創下了新品牌首款車上市首月的交付量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