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滇風雲】保山:“金銀寶貨”之地
保山是雲南省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境內騰衝爲雲南重要的近代工商業發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紀,保山就是中、緬、印3國民間貿易的交通走廊,自戰國中期形成的“蜀身毒道”出大理後,經博南道,過蘭津渡到達保山,由保山城向西分三線翻越高黎貢山到達騰衝,再由騰衝城分三向四路經騰衝猴橋等地出緬甸,是久負盛名的“永昌道”。明清時期的移民屯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保山成爲“滇西大都會”,並在維護中國西南邊境穩定和對外經貿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保山又被譽爲極邊要塞之上的“金銀寶貨”之地。
“金銀寶貨”之地
關於保山爲“金銀寶貨”之地說法,史料中曾有多處提及。晉人常璩所著之《華陽國志·南中志》中載稱:“益州西部(指當時的哀牢地,後改設爲永昌郡),金銀寶貨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又說:“有大竹名濮竹,節相去一丈,受一斛許。有梧桐木,其華柔如絲,民績以爲布,幅廣五尺以還,潔白不受污,俗名曰桐華布……又有罽旄、帛疊、水晶、琉璃、軻蟲、蚌珠。宜五穀,出銅錫。”南朝范曄所著之《後漢書·西南夷列傳》、唐房玄齡所著《晉書·四夷傳》等,都有類似的記載。《後漢書·郡國志》還有補充詞條:“不韋(縣),出鐵。”這些留存在史書裡的記述,充分說明了保山在歷史上就是一個物產十分豐富且商貿高度發達的通商貿易地區。
施甸出土的紅藍寶石鑽戒
對比考古發掘,我們又從中獲得了一些關於保山爲“金銀寶貨”之地更爲確切的實證。在距今約3800年前的龍陵縣勐糯鎮大花巖考古遺址中,發掘了雲南最早的金屬冶煉爐;在距今約3000年前的昌寧縣營盤山、大甸山的哀牢故國遺址中,則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炭化稻穀、瑪瑙、琥珀、貝幣、銅戒指、銅釦飾等;在距今約2000~1400年前的騰衝市西山壩、來鳳山等漢晉至南詔國時期的火葬墓羣遺址中,出土了漢代五銖錢、貝幣、光珠、琥珀、沉香、犀角等;在距今約1000年前的隆陽區板橋鎮劉家坡、永昌街道白塔社區等地,則出土了大理國至元朝時期火葬羣遺址中的貝幣、銅錢、銅罐、瑪瑙、銅鐲、銀簪、瓷片、錫鉑等;在距今約800年前的施甸縣甸陽鎮楊家山、姚關鎮觀音寺等地的明代火葬墓羣中,出土了瑪瑙、金盃、銅鐲、銀飾、青瓷、青花瓷、金銀鑽戒、紅藍寶石等。這些多點分散、時代不同的各色出土器物,無不佐證了歷史上的保山確實爲西南“金銀寶貨”之地。
隆陽區白塔出土的銅銀飾品
“玉出雲南”之源
常言說,石之美者爲玉,玉之王者爲翠。世界上最早發現美玉的地方在新疆和田,而最早發現翡翠的地方則是西南境外的勐拱地區。至明清以後,翡翠入境的成品加工地則全部集中在高黎貢山之西的古代騰越州(今騰衝)屬地。成書於民國時期的《雲南北界堪察記》載:“野人山產寶玉,至珍異。勐拱爲玉石廠總彙,採運玉石者,迨乾隆初元。故我騰越之人,採山而求瑰寶者,數百年來鹹居於勐拱焉。”清代《滇海虞衡志》亦載:“玉出南金沙江(指境外伊洛瓦底江),昔爲騰越所屬,距州兩千餘里,中多玉,夷人採之,撤出江岸各成堆,粗礦外獲,大小鵝卵石狀,不知其中有玉並玉之美惡與否。估客隨意買之,運至大理及滇省,皆有作玉坊,解之見翡翠,平地暴富矣。”在那一時期,在騰衝坊間就一直流行着“琥珀牌坊玉石橋”“一刀窮,一刀富,一刀下去舔狗肚”的傳說。另據民國所撰《騰衝縣志稿》載:“琥珀象牙匠多在大董鄉,約二十餘家,‘炳春記’最大。”我們由此可知,滇西保山之西的騰越地區就是“玉出雲南”之源。
保山南紅雕件
常言說,“山嶽精英”當潔白無瑕、守身如玉。潔玉之美,美在人文,美在雕工。當下,興盛於明清時期,而繁榮於改革開放之後的“騰衝玉雕技藝”已被列入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種以美玉精雕而聞名的玉雕技藝,對當下保山珠寶產業中的南紅瑪瑙、永子技藝、騰衝琥珀、施甸海林檎玉、龍陵黃龍玉等的珠寶產業雕鑿與發展都將產生深遠影響。
昌寧大甸山出土的古代瑪瑙 保山市博物館供圖
“民族團結”瑰寶
相較於地礦實物的“金銀寶貨”而言,歷代保山人民的家國情懷、民族團結情素之“瑰”更是祖國西南邊地歷史人文中的“寶中之寶”。
歷史上,從不韋縣設治到“哀牢歸漢”以來,保山人傑地靈,英雄輩出。這裡涌現出了漢代主導民族團結而“主動請附”的哀牢王柳貎、東漢時期的“廉吏郡守”鄭純、蜀漢時期“執忠絕域”的固疆功曹呂凱、元朝時“增田爲多”的固疆名將愛魯,明朝時期“勒石盟誓”的兵部尚書王驥、“烹象誓師”的永昌參將鄧子龍,清代人稱“永半朝”的三部尚書王宏祚、世稱“江青天”的本土廉吏江艫,民國時期“愛國鄉紳”李根源、“抗日縣長”張問德、“愛國僑領”樑金山,當代以來黨的優秀理論家和傑出理論工作者艾思奇、中共雲南地方組織創始人李鑫、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副司令員朱家璧、“改革先鋒”“最美奮鬥者”楊善洲、“雲嶺楷模”郭彩庭等一大批傑出英才,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家國故事、人文情懷,積澱了底蘊深厚的育人價值、文化符號和精神燈塔,是保山歷史人文瑰寶中的瑰寶。
昌寧大甸山出土的青銅戒飾 保山市博物館供圖
保山是雲南歷史上開放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史前,“羊邑古猿”“蒲縹人”“姚關人”等化石傳遞了人類文明的信息;有史記載以來,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戍邊文化、抗戰文化、僑鄉文化、珠寶文化交相輝映;及至現代,歷史文獻名邦、愛國之邦、英雄之城、紅色文化邊地、民族團結典範等精神高地底蘊豐厚,魅力迷人。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優勢,有底蘊深厚的人文環境,不僅鑄就了保山歷史上的文明與繁盛,更是開啓了現代人文中的團結進步、和睦和諧、美美與共的時代新篇。
來源 蔣開磊(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 易科彥
責任校對 劉自學
主編 熊波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