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全面講述抗美援朝爲何能贏
繼推出紀錄片《刀鋒》、《斷刀》之後,央視《跨過鴨綠江》收視破3,豆瓣評分8.6,掀起收視熱潮,引起了強烈反響,而《熱的雪——偉大的抗美援朝》也以創新的藝術表達、珍貴的歷史影像、震撼的場景重現和精準的3D動畫,震撼了觀衆。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跨過鴨綠江》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了抗美援朝戰爭,高度還原了那段錯綜複雜的歷史,以宏大的氣勢和格局,填補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在電視劇創作領域的空白。在同一個領域,總檯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還推出了紀錄片《熱的雪——偉大的抗美援朝》,該片是一個融合創新的產品,它結合故事片和紀錄片兩種創作形態,以非虛構的形式講述六大戰役,呈現出科學理性的紀錄片態度和電影般的視覺盛宴。
這兩部作品致敬“最可愛的人”,用偉大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激勵當代中國人民奮勇前行,它們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增強人民的精神力量,真正成爲了發展的“推進器”、社會的“黏合劑”。就像網友說的,“我們穿越歷史的風塵去探尋那場戰爭的意義,是爲了紀念英雄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和平”;“不論歷史如何變遷,中國人民的這股精神都會支撐我們繼續向前”;“國家臺果然是排頭兵、主力軍和頂樑柱啊,踏雪前行的志願軍戰士滿腔熱血,他們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將被世代銘記”。
電視劇《跨過鴨綠江》採用了多維視角敘事,中美蘇之間的大國角力,朝鮮南北雙方的激烈戰事,再加上臺灣與半島之間的牽扯,如此錯綜複雜關係的描摹,徐徐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大幕。在一衆戲骨氣定神閒的運籌帷幄中,在各路人馬鬥志昂揚的集結中,在志願軍戰士的英勇無畏裡,一場充滿正義與犧牲的“立國之戰”逐漸開啓。它以國際視野、時代視角,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深刻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質、重大貢獻和中國必勝的內在邏輯,深入展示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該劇重回“大歷史”,將史料、敘事、史識、表演統一到一個總體敘述框架中。它宏觀地覆盤了縱橫捭闔的頂層決策過程,但在敘事層面也充分展現了每場戰役的特點,以及很多志願軍戰士有血有肉的形象。
劇情紀錄片《熱的雪——偉大的抗美援朝》則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大背景下,重點解讀了雲山戰鬥、三所裡戰鬥、長津湖之戰、鐵原戰鬥、上甘嶺戰役和金城戰役六場經典戰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如何以“鋼少氣多”力克“鋼多氣少”,譜寫出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這部立足於解讀局部戰役的紀錄片沒有受題材侷限,而是在生動表現一個個感人英雄形象的同時,大量運用3D軍事地圖推演戰爭局勢,講述戰術思維,揭秘決定戰場勝負的那些鮮爲人知的細節。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戰爭。在極不對稱、極爲艱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軍民密切配合,創造了威武雄壯的戰爭偉業。這兩部影片在宏觀和微觀結合、史實和表演結合的基礎上,抽絲剝繭層層揭秘,從兩個不同的藝術角度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劣勢的情況下,是如何締造神話般的決勝的。這樣的創作特質,讓觀衆肅然起敬,迅速進入特定的歷史情境中,領會中國人民的鋼鐵意志,體驗多元豐富的精神內涵。
《跨過鴨綠江》、《熱的雪——偉大的抗美援朝》還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在創作上探索性地使用了多重視點的線性敘事,它們既刻畫了我軍將士的形象、思想和行動,也描摹了對手的形象、思想和行動。雖然電視劇採用的是表演形式,紀錄片採用的是口述史形式,但如此對比描繪志願軍戰士在絕境中的爆發,產生了更深層的人性層面的溝通,這種對個體生命的雕琢極具爆發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內在張力,產生了戲劇效果。
電視劇中有這樣一段,戰士們經過一晝夜長途奔襲、浴血奮戰,終於把美國人擋在了鬆骨峰下,團長從死人堆裡爬出來歪歪扭扭地邊走邊大聲嘶吼:還有人活着嗎?幾個戰士慢慢爬起來,大家相互摻扶着,靠着僅存的信念繼續衝鋒。最後倖存的那個人拿着彭總嘉獎的電報,在茫茫雪地裡對着無數被大雪掩埋的同志的遺體,流着淚大聲讀着,迴應他的只有嗚咽的北風。而在紀錄片中,每次激烈的戰鬥結束後,那些或多或少倖存下來的志願軍戰士在硝煙中給我們留下的,除了堅定的眼神,還有一個個堅實的背影。兩部影片這樣凝重的刻畫,無疑是詩意和浪漫主義的,它猶如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正是中華民族韌性精神和不屈意志的象徵。“將熱血留在戰場,眉眼之間都是堅定與信念”,這樣的情節也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跨過鴨綠江》和《熱的雪——偉大的抗美援朝》這兩部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精品力作,讓我們踏上當年英雄的集結之地,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裡探訪、聆聽、追憶、傳承那一個又一個關於英雄與夢想、家國和人生的故事。(文 陰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