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朵蘭花翻轉學校 趙秋英校長讓學生更有自信

臺中大坑國小校長趙秋英教師團隊文心蘭爲學習素材,共同研發出「文心蘭課程」。(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臺中大坑社區以種植文心蘭外銷而揚名國際,因此,大坑國小校長趙秋英與教師團隊,便以文心蘭爲學習素材,共同研發出「文心蘭課程」等一系列學校特色課程,翻轉了學校、學生與社區,她也被教育部選爲教育典範人物

上山找學生,幾乎成了大坑國小每年開學前的必經儀式;但是,對初來乍到的趙秋英來說,心裡的疑惑是:「一個擁有內政部建築標章鑽石級認證的學校,多年來培育出衆多得獎教師,無論軟硬體都不輸人,爲什麼還需要找學生來讀?」望着美麗校園,以及全校僅158名學生的「單薄」數字,趙秋英滿心疑問。

趙秋英決定以大坑社區種植的文心蘭,來發展學校特色。小一入學時,每個孩子都會拿到一盆專屬自己的文心蘭,讓他們從親手種植養護一株蘭花開始,帶領學生認識農業,進而對家長辛勞工作產生認同。

大坑國小更與在地花農結合,帶領學生認識文心蘭產業行銷,使生活經驗較爲貧乏的偏鄉學童,透過認識在地產業開闊生活視野;並教導學生藝術美學繪製手工製作胸章布娃娃等文心蘭周邊產品,再透過義賣以協助南投偏鄉學校。

不僅如此,藉着課程設計,更將大坑文心蘭推廣到日本泰國地區;同時透過國際教育交流,每2年與日本長野市豐榮小學進行互訪,藉此幫助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帶領國際友人走進社區,認識大坑及文心蘭產業。

從親手種植養護、產銷探訪、藝術美學、國際教育到助人利他,完整五大軌跡的文心蘭教學設計,使大坑國小不僅獲得教學卓越團隊獎殊榮,更讓一所遺世獨立60年的學校出現轉機,從5年前的158人、10班,發展至今已有205人、12班的規模。學校改變了,社區活絡了,學生也走出封閉山林,變得更有自信。

一個孩子,一所學校,一座社區,因爲一朵蘭花而有了改變的希望,「要永遠把希望二字放在教育中。」趙秋英提醒自己,因爲唯有當孩子與老師看見希望,才能懷抱熱情、不怕挫敗,教育現場纔會不斷改變與提升,而一所生氣勃勃,充滿希望的學校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