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初孩子心理不適怎麼辦?這裡有4點建議
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有關情況。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崔永華介紹,在假期結束、開學初始的一段時間,不少孩子容易表現出明顯不適應新學期學習生活的情況。
在心理行爲方面會表現爲:情緒不穩定、緊張、擔心、易煩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拖延行爲、懶散行爲、逃避行爲等。有的孩子還會表現爲生理方面的變化:吃不下,睡不着,查不出原因的頭暈、噁心、腹痛、疲倦甚至發燒等。這些心理行爲的表現其實是對“開學”表現出的一系列“焦慮”的症狀,生理方面的變化則是焦慮的軀體化表現。
上述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失落”,剛放假時的那種放飛自我的興奮變成了“好景不常在”的悵然若失。二是各種“擔心”,手機電腦就要被“收走”;作業還沒寫完被批評;開學摸底考試心裡沒底;新的人際關係;課業增多難度增加等等。
當孩子出現不太適應學習的一些情況時,家長千萬要記住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是學會解讀孩子心理行爲背後的密碼,努力爲孩子提供有效的幫助和支持。具體有四點建議:
一是在孩子面前“靜心”,保持穩定平和的心態。當孩子處於焦慮狀態的時候,父母如果比孩子還焦慮,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父母保持“心平氣和、以靜制動”的狀態,會讓孩子安全感倍增。父母需要用行動和表現向孩子傳遞這樣的信息:這些現象很平常,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二是陪孩子一起“收心”,讓孩子深刻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具體做法包括:調整生物鐘,規律作息。每天適量運動有利於精力狀態的恢復。與孩子共同制定新學期計劃,每天幫孩子完成一個小目標,有助於提升學習自信,找回學習狀態。三是助力孩子“強心”,爲孩子的“心理電池”續航儲能。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堅定地相信“孩子一定能行”。教孩子接納當下的情緒,表達個人感受。幫孩子找一件自己近期非常想做的事情,恢復孩子的行動力。四是幫助孩子“安心”,告訴孩子,開學、放假是學習生活的大規律,要積極適應,一步一步調節,用新知識技能充實未來。
教給孩子積極應對負面情緒的小技巧:
第一是寫下來,勇敢表達負面情緒。將自己的不安、害怕、憂慮等負面情緒寫下來,並寫下此時此刻讓你最困擾又無法解決的問題。第二是多回憶,不斷回憶自己曾經成功解決問題的經歷,回憶記憶中美好的事情,可不斷積累自信感受,激活自己的內在力量。
(總檯央視記者 楊陽 史迎春)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