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過動兒怎麼辦? 臨牀心理師建議這麼做

▲基隆市政府的網路廣播節目「基隆PODCAST」,由市府發言人餘治明(右)邀請臨牀心理師廖聖榮(左),分享ADHD症狀相關知識與建議處理方式。(基隆市政府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許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是否有罹患過動症的問題,基隆市政府本週由市府發言人餘治明邀請臨牀心理師廖聖榮,透過網路廣播講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讓民衆能更對於該症有深入的認識,進一步發揮同理心協助。廖聖榮也說明ADHD孩童的診斷方式與照護方法,並建議由專業醫師診斷提前介入治療,幫助孩子融入社會環境,也教導孩童家長如何正向面對ADHD,排解照護過程中的產生心理壓力。

廖聖榮指出,ADHD的全名爲「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臨牀上可分爲注意力不足和過動兩大類型。注意力不足爲無法集中注意力聆聽、容易被外在的刺激所影響,如物品或聲光等;而過動的孩子則可能坐立不安、行爲衝動。若家中孩童有出現疑似症狀,必須經過專業醫師診斷後才能確定,並採取藥物等治療方法。

廖聖榮提醒,許多人認爲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很調皮或不愛讀書,便認爲患有ADHD,實際上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並在排除特定的因素後,仍有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的症狀,才能進行判斷。同時,有些孩子在成年後ADHD症狀確實會減輕,但也有部分人士仍持續面臨到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確認症狀的真正原因,還是需要由醫師來進行診斷。

廖聖榮表示,許多家長在照顧患有ADHD的孩子時,會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建議可以先對孩子的症狀有所認識,並接受孩子的行爲是ADHD的一種症狀,避免讓家長陷入總是教不好孩子的自我責備。另外家長可以安排時間,讓自己能夠放鬆心情,並嘗試和配偶或是其他家庭成員安排照護小孩的時間,調適在照護期間的身心壓力。

餘治明表示,ADHD常被認爲缺乏專注力,致易被誤認爲孩子長大後,問題就會獲得解決。但這並不是一項積極的處理方式,對於孩子而言,無論是在課業學習、人際關係方面,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起步階段。透過早期的藥物治療,能夠更加長遠與穩定的孩子的社會化發展,希望父母家長能夠透過正當的醫療方式進行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