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到底怎麼樣?你只需問這4個問題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看過一期訪談。
主持人問相聲演員于謙:“你最怕兒子和你說什麼?”
于謙說:“我最怕他什麼也不說。”
“今天在學校怎麼樣?”“挺好的。”“你今天怎麼着?”“挺好的。”
“ 永遠挺好的,這個是我最害怕的。因爲這樣一來,你永遠不瞭解他,進入不了他的世界。孩子又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作父母的,就很怕兒子走歪路。”
是啊,孩子上學後,我們不擔心他像小話癆一樣,反而怕他什麼也不說。
在學校有沒有被欺負,學習學得怎麼樣,我們心裡總是沒底,便忍不住問東問西。
結果呢,孩子要麼嘴特別嚴,要麼乾脆敷衍了事,導致我們過錯引導他的最佳時機。
其實,親子溝通並非簡單的聊天談心,需要家長掌握技巧且有針對性。
比如,我們最關注的,孩子在學校到底怎麼樣。
你只需問清楚這4個問題,就可以幫到他們。
學校今天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兒子今年上五年級。
每次接他放學我都急着問:“今天怎麼樣?”
而他的回答也總是“就那樣,沒什麼特別的”。
我繼續追問: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和同學有沒有鬧矛盾?考試成績出來沒?
一說到這些,他更是滿臉不耐煩,沒好氣地嫌我嘮叨。
我一度很是迷茫,不知如何是好,便上網諮詢。
一位育兒師建議我換個角度,問一些孩子感興趣的事。
比如,“今天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我試着這樣問,沒想到,孩子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
“今天語文老師給我們看了一段蘇軾的紀錄片,看到蘇軾做東坡肉時,我饞得都流口水了。”
“去操場上踢球,我們班3:0贏了隔壁班,體育老師高興壞了,說給我們發個大獎盃。”
“還有我同桌,把一套科學實驗繪本帶來送我,還約着週末一起去科技館。”
見孩子說得起勁,我聽着也高興,還側面瞭解到了他在學校的情況。
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我便找時間向那位育兒師反饋情況。
他說:詢問孩子在學校的趣事,本質上是在探查他的價值觀,引導他看到更積極的一面。
孩子能關注到事情好的一面,不僅說明他具備觀察力,更說明他態度積極。
而孩子一旦養成這種樂觀心態,即使遇到一點小麻煩也不會被輕易打敗。
這也就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特拉所提出的“自我效能”理念:
“一個陽光快樂的孩子,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面對孩子,我們應換個思路,正向引導。
這樣才能激活他的內在能量,讓孩子漸漸具備“自我效能”。
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嗎?
生活中,還有這樣一類家長。
總怕孩子犯錯,一會擔心孩子調皮搗蛋,一會又怕他們成績下滑。
只要一有機會,他們便像審訊官一樣嚴肅又緊張地問:
“上課認真嗎?敢舉手發言嗎?有沒有闖什麼禍?”
這種質問一出口,很容易激怒孩子,傷到他們的自尊心。
這種情況,其實不難理解。
如果有人天天追着你問:有沒有犯錯,有沒有得罪人?
你肯定又氣又煩,一邊因爲不被信任而寒心,一邊又陷入很深的自我懷疑。
而比起我們,孩子內心更脆弱更敏感,更容易因爲一些質疑而自暴自棄。
所以與其問孩子有沒有錯,不如問他們:“今天有什麼好的表現嗎?”
這樣一來,我們就把孩子的注意力投向他的長處,一步步夯實他的信心。
恰如教育學者周正說的:
“別把孩子困在自卑裡,永遠不要讓他覺得自己不行。孩子的上進心,是靠優勢積累起來的。”
具體怎麼做,有個“洋蔥提問法”推薦給大家,咱們可以一層層地啓發式提問:
“你今天沒拖延沒遲到,那去到學校後還有其他好的表現嗎?”
“你能按時交作業,那上課時有沒有很快掌握好的知識點?”
“你那麼多愛好,那學校活動上你是怎麼展現自己的呢?”
當孩子不斷髮現自己的閃光點,不斷積累自身優勢,他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勇敢。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前幾天,和孩子一起讀童話故事《小狗錢錢》。
作者博多▪舍費爾,建議孩子們每天寫一篇“開心日記”。
這本日記,並不是像流水賬一樣記錄日常,而是讓孩子寫下每天的收穫。
比如,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朵很美的花,一株很茂盛的樹,進而心情大好;
比如,和同學交流時聽到了一個很搞笑的段子,一個很時新的名詞,感覺很新奇;
再比如,寫作業時,解出了一個高難度的題,領會到了一段文字的美妙,內心很充實。
慢慢地,日記越寫越多,孩子的收穫也與日俱增。
如果時間緊張,我們也可以在閒聊時,問問孩子今天有什麼收穫,或是幫他們記錄電子版的“收穫日誌”。
生活上,有沒有獨立完成一件小事,學會一道菜,或是完成一項家務;
社交上,有沒有遇見聊得來的朋友,形成健康穩定又快樂的社交圈;
能力上,有沒有掌握一門新技能,涉獵一些書本里沒有的知識。
這個過程,其實是讓孩子關注到自身成長。
媒體人李笑來,曾引入了一個概念——複利。
什麼是複利呢?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有本金10萬元,年利率爲10%,那麼30年之後,本利和大約是174.5萬元,超過了本金的十七倍!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積累的力量。
養成積累收穫的習慣,孩子的成長就會更加有序,生活也將更爲充實。
你有什麼事情需要爸爸媽媽幫忙的嗎?
這段時間,校園霸凌事件頻出,做家長的都很害怕自己孩子受欺負。
學校不同於社會,在相對封閉的環境裡,很多東西被隱藏被掩蓋。
就像一位作家分析的:
“一個孩子去上學,不是去一個叫學校的地方,而是去加入一個叫“我們學校”或者“我們班”的社會化人際網絡。這個網絡有它獨有的文化,比如打架打輸了告老師請家長是可恥的;比如對強者的尊敬和服從,對弱者的嘲笑和打擊。”
孩子心智尚不成熟,處理麻煩的能力有限,很多時候甚至連求救都不會。
這種現實下,做父母的就要主動一步,問孩子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育兒師小露,講過和女兒的一次互動。
當時女兒剛轉學去國外的新學校,天天愁眉不展不愛說話。
在她幾番詢問下,孩子才說:
“英語聽不懂,數學跟不上,在學校裡也沒人搭理我,還有壞孩子給我起外號。”
聽完後,她沒指責孩子,也沒有唉聲嘆氣,而是直接問:
“那你需要我做什麼,可以解決問題。”
女兒想了想說:“媽媽,能不能幫我惡補一下英文,或者邀請同學們來家搞個派對。”
小露明確了女兒的需求,立馬開始幫孩子找口語老師,策劃週末的家庭聚會。
在她的幫助下,女兒本以爲解決不了的難題迎刃而解,又可以開開心心地上學了。
父母是孩子的領路人,也是護航者,有守護他們的責任。
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績,也別逼他快點獨立快點長大。
養育孩子,就像種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覺察。
而做到這點,第一步就是要弄明白他們真正的困惑。
前幾天接兒子放學,在校門口碰上一個爸爸追着孩子問:
“今天上課認不認真,作業都記下沒?”
“老師有沒有批評你,你沒和同學打架吧?”
見孩子不搭理他,這位爸爸又發起脾氣來:
“你耳朵裡塞驢毛嗎?真是一點教養都沒有!”
這下,本來就很煩的孩子也火了,衝着爸爸喊:
“就知道問些沒用的,有事你直接問老師好了。”
就這樣,父子倆一邊吵一邊走遠了。
看着他們的背影,我不由得感慨:真是關心則亂啊。
明明對孩子很用心,可不會溝通,用心也變成了鬧心。
因爲牽掛,家長們恨不能成爲“目擊證人”,盯住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
做不到這點,就只能喋喋不休地問,想方設法地打聽。
然而,你問得越多孩子說得越少,倒不如選重點講策略地問。
啓發孩子看問題的積極視角,引導他在自我優勢上努力,幫他積累生活的點滴美好。
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幫孩子解決他難以消化的麻煩。
有句話說得好:“你和孩子的每一次交流,都可能影響他的人生。”
所以,會提問會溝通,教育這件事纔可能事半功倍。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