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就咬手指?聽課愛轉筆? 告訴你6種小動作代表什麼

▲有些人緊張的時候喜歡咬手指。(圖/記者李佳蓉攝)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閒暇的時候,很多人會有一些習慣性的動作,例如咬手指、轉筆、摸頭髮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周瑩先前在《生命時報》的撰文指出,這些小動作多少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心理,有6種常見小動作就是典型表現。

啃手指許多人都有這樣貌似幼稚的習慣,這類人常常有「口脣期固着」的性格,比較自戀,總要求別人伸出援手,一旦感到緊張、心煩意亂,例如參加考試或被上司批評時,這種動作就會出現。

注:口脣期又稱爲「口腔期」(oral stage,出生至1歲),是佛洛伊德所提出的人格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在這個時期嬰兒專注於嘴裡事物,例如吸取母乳來得到口脣的快感,或拿到東西就咬。如果嬰兒的口腔活動受到限制,在日後各方面的發展,將產生「固着現象」(fixation),長大後可能「口腔性格」(oral character),性格上常偏向悲觀、依賴、退縮、猜忌,甚至仇視別人等。

折書角教練要求運動員練習快速擺臂一樣,手指不停地活動不但能幫助我們保持高度注意力,還能使大腦的抽象邏輯思維中樞一直處於興奮狀態,這樣有助於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轉筆心理學界有觀點認爲,聽課時轉筆說明學生腦子也在以同樣的速度加工課堂上的知識。

▲有些人在寫東西的時候會不停轉筆。(示意圖達志影像

紙條塗鴉患有小兒多動症小朋友上課時受制於學校規矩,沒法四處活動,煩躁之餘常常撕書、塗書,他們希望以此得到關注、釋放壓力成人出現同樣的小動作,也是受制約、心理焦慮的表現,例如忍受不了冗長會議。有這類習慣動作的人更偏感性情感很細膩。

摸頭髮或玩辮子多爲女性的行爲,它就像救命稻草一樣給女性安全感、踏實感,這類女性相對內向,同時又是追求獨立、自我的一類人,是個天生矛盾體

用頭髮扎自己的臉龐這可以帶來搔癢或微微疼痛感覺,這種人在人際交往中屬於刺蝟型的性格,只要別人沒有太過火的舉動,他通常都能忍,但一旦越過他的底線,他爆發程度也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