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入侵外來物種!動物園將「斑腿樹蛙」納入菜單

園區捕獲的斑腿樹蛙交由飼料調配中心,成爲動物園內季節限定的食材吳倩菊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什麼?蛙蛙成爲菜單?臺北市立動物園「卻斑行動大隊」成立8年以來,每年平均以3200只的速度,移除入侵的外來物種─斑腿樹蛙,並將捕獲的斑腿樹蛙,轉爲園區動物當季現流新鮮的菜單,連斑腿樹蛙的蛙卵蝌蚪和小幼蛙,也都成爲飼料調配中心的季節限定食材。除了園區內能以斑腿樹蛙爲食的動物,今年動物園更首次和臺灣猛禽研究會合作,提供17公斤的斑腿樹蛙,爲救傷的猛禽補充糧食

「卻斑行動大隊」,於每年4月到9月斑腿樹蛙的繁殖期間,展開移除計劃(吳倩菊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首次在溼地生態池發現斑腿樹蛙,2012年馬上與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楊懿老師,合作成立「卻斑行動大隊」,於每年4月到9月斑腿樹蛙的繁殖期間,展開移除計劃,同時定期進行園區兩棲類動物的調查,捕獲的斑腿樹蛙交由飼料調配中心,讓斑腿樹蛙成爲動物園內季節限定的食材。

斑腿樹蛙原產華南香港海南島印度中南半島地區(吳倩菊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斑腿樹蛙味道如何呢?其實不是每種動物都喜歡,食蟹獴的反應就不是那麼好,但是從營養師的角度看,不一定都要提供動物喜愛的食物,因爲動物們在野外本來就不可能每天找到喜歡的食物,美食也不一定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況且當季的食材總是價廉物美、新鮮又營養。

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首次在溼地生態池發現斑腿樹蛙(吳倩菊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動物園的黃魚鴞、褐林鴞、領角鴞、大冠鷲、赤頸鶴、丹頂鶴、食蟹獴、小爪水獺等動物,都是「斑腿食堂」的常客,蛙卵、蝌蚪則是肉食性水棲昆蟲紅娘華、水螳螂龍蝨負子蟲、水蠆等的專屬美食。斑腿樹蛙原產於華南、香港、海南島、印度、中南半島等地區,臺灣本島於2006年在彰化田尾發現,疑似卵泡附著於園藝植物從華南帶進臺灣,斑腿樹蛙的卵泡呈現泡沫型,會黏在植物跟着移植擴散,也因此隨着人類活動範圍、逐步遷移擴散

嘴角鴞享用斑腿樹蛙(臺灣猛禽研究會提供)。(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