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保護原生種 鎖定6熱點擴大移除斑腿樹蛙
桃園市農業局今年擴大6熱點地區移除斑腿樹蛙,目標清除1000只。(農業局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外來種斑腿樹蛙2006年入侵臺灣,會排擠甚至吃掉原生蛙類蝌蚪,嚴重影響生態,4至9月是該蛙種繁殖期高峰,近期桃園市楊梅區傳出不少民衆發現疑似斑腿樹蛙卵泡,市府農業局指出,每年編列經費移除計劃目標1000只,今年擴大在大溪、楊梅、龍潭等6處熱點執行移除工作,截至目前已移除510只、卵泡141窩。
農業局指出,斑腿樹蛙原生於大陸、香港及中南半島等地,2006年被引入臺灣,外來種的入侵,對本土蛙類尤其是棲地相似的布氏樹蛙生存造成威脅,4至9月是該蛙種繁殖期高峰,雄蛙常聚集在水域附近發出「嘎嘎嘎」鳴叫吸引雌蛙,交配後產下圓形狀卵塊,常黏在岸邊、樹上或水桶壁上,不僅繁殖力強,蝌蚪更可在污濁或低溶氧水池中生存,適應力遠優於原生蛙種。
由於斑腿樹娃與布氏樹蛙外觀和棲地生態極爲相似,不少民衆擔心會誤除本土原生種,農業局說,斑腿樹蛙特徵爲指間有微蹼吸盤發達,背部花紋多爲「X」、「又」形狀,少數有縱條紋,股部內側及大腿內側有網狀斑,網紋較粗類似黑底白點狀,若發現斑腿樹蛙可徒手捕捉,並放入塑膠袋冷凍數天後就地掩埋,並通報桃園市野鳥學會或農業局。
農業局也說,除中央挹注市府每年也編列經費移除斑腿樹蛙,去年在龍潭、龜山、楊梅及桃園區執行熱點移除工作,共移除1005只、卵泡171窩,今年經費65萬元執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入侵種移除,擴大增加大溪及八德區,因每個卵泡約有300至700顆卵粒繁殖力驚人,建議民衆應儘速移除,並加強整理及改善環境,保護臺灣原生種先觀察再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