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新質生產力全國重點城市” 合肥市底氣何在?
本報記者 方超 張家振 上海報道
在多地發力佈局新質生產力的大背景下,合肥市提出了打造“新質生產力全國重點城市”的目標。
何爲新質生產力?公開資料顯示,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爲主的生產力,是擺脫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型生產力。作爲全國著名的科技之城,合肥市角逐新質生產力賽道優勢明顯。
“近年來,合肥市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不動搖,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實踐,新質生產力已在合肥實踐中形成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雲峰日前表示。
“2023年,合肥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位居安徽全省第1位、萬億GDP城市第3位。”合肥相關部門近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合肥市GDP由2012年的4168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12673.8億元,GDP總量從全國第31位上升至第20位,平均1年前進1位,從全國省會城市第15位上升至第10位,堪稱“黑馬”。
在已形成“芯屏器合”“集終生智”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的同時,合肥市正全力加碼新質生產力,佈局低空經濟、空天信息、量子信息和聚變能源等未來產業。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於合肥市而言,在打造“新質生產力全國重點城市”過程中該從哪些方面發力?需要彌補哪些短板?針對相關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志迎。
精準“卡位”產業發展趨勢
《中國經營報》:近年來,合肥市產業佈局從早期的“芯屏汽合”到“急終生智”,再到當前聚焦低空經濟、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合肥市得以精準“卡位”產業發展趨勢的原因有哪些?
劉志迎:第一,重視產業發展趨勢研究。合肥市每年都有相應的資金資助產業發展趨勢研究。第二,重視抓產業前沿項目。每一階段研究確定一些未來高成長性產業,並對重點產業鎖定目標招商企業,開展定點招商。第三,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建設各種類型孵化器、加速器,引導技術型創業,設立種子基金和其他風險基金加持創業型企業。第四,設立產業鏈專班負責制。對於明確的戰略新興產業,有專人(市級領導)負責、專班研究、專項政策。
《中國經營報》: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合肥市的轉型發展帶來了哪些有利影響?
劉志迎:第一,城市發展歸根到底是產業發展,產業發展會具體落實在優勢企業上,企業成長可以吸引大量人才和就業人口,實現城市規模擴張。
第二,瞄準高成長產業和未來產業,是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後勁所在,並不是某些學者所認爲的“安徽省就是要承接產業轉移”。合肥市如果聽從這一建議,承接江浙滬或國外的落後淘汰企業,只能永遠跟在後面形成落後產能,無法實現跨越式發展。
第三,之所以會出現“合肥模式”,就是因爲合肥市把握住了高成長產業和前沿科研成果產業化項目,使城市呈現蒸蒸日上、朝氣蓬勃的發展生機。
《中國經營報》:2月24日,合肥召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動員大會,提出奮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全國重點城市”。合肥市提出這一目標的原因和基礎有哪些?
劉志迎:合肥市之所以能取得快速發展成績,實現“逆襲”,就在於持續不斷地打造新質生產力,而不是死守傳統產業。合肥市具有後發優勢,本來產業不強,一切都要從“新”開始。
幾十年來,合肥市一方面引進有市場前景的產業項目(外生力量),一邊培育在本地創業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形成本地新產業(內生力量)。合肥市在“既要”“又要”“更要”上做好了創新大文章,做到了既要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又要大力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投入,以此實現可持續發展,更要大力推進前沿科研成果產業化創業,培育未來產業。
打通“四鏈”融合堵點卡點
《中國經營報》:未來,合肥市如何進一步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和卡點?
劉志迎:面向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合肥市需要儘早謀劃佈局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佈局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打通堵點和卡點,實現“四鏈”間的有機融合。
建議合肥市進一步梳理優化保證“四鏈”能夠深度融合的“政策矩陣”,從而使“多鏈融合”的創新生態實現良性循環,爲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奠定創新生態基礎。培育高水平企業梯隊,最終形成一批標誌產品、典型企業和代表性產業,在全國率先形成一批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特色產業鏈,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此支撐合肥市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營報》:目前,多地正加速佈局新質生產力。相較其他城市,合肥市的優勢體現在哪裡?還需要在哪些方面補短板、強弱項?
劉志迎:第一,優勢在於合肥市已經積累、發展了新質生產力,構築了良好的創新生態,擁有一整套成熟做法和紮實的經驗基礎。
第二,合肥市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方面還面臨繁重的任務;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也還需要加快科技突破。合肥市的未來產業還比較弱小,需要進一步打通“四鏈”融合的堵點和卡點,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