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會開幕在即 建築業新質生產力有何看點?

本報記者 吳靜 盧志坤 北京報道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開幕在即,8月29日,2024年服貿會工程諮詢與建築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在京召開。

《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現場瞭解到,本次工程諮詢與建築服務專題展,將以“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爲主題,集中展示我國建築行業在新時代背景下,以“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爲核心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和創新工程案例等,彰顯建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

以城市更新爲牽引

日前,國務院發佈《深入實施以人爲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實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城市更新作爲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承載着保護歷史記憶與激發現代活力的雙重使命。

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城市更新被賦予了新的內涵與高度。通過科技創新、數字化管理以及綠色發展理念的融入,城市更新不僅實現了物質空間的優化重構,更在文化傳承、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據瞭解,《北京市城市更新條例》於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後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緊鑼密鼓推動相關配套文件的陸續出臺,爲北京市城市更新更多精品示範項目落地持續提供政策支持。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瞭解到,首鋼搬遷後的老工業園區更新項目、景德鎮河東老城現代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更新項目等將在本次專題展上亮相。

今年7月份,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不僅爲北京增添了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也爲北京老城的整體保護和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了新的契機。在本次專題展上,北京中軸線風貌管控設計成果展示也將見證北京城的演繹歷程。

此外,全國“好房子”設計大賽部分獲獎作品將亮相本次專題展,直觀展示首都建築行業“四好”建設成果,其中包括西城區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樺皮廠衚衕8號樓。

據該項目承建方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通過科技賦能的新型建築工業化建造技術,3個月完成原拆原建,實現快速建造、綠色施工、無擾作業、品質優良,解決傳統舊城改造過程中的痛點難點,爲危舊樓改建帶來全新解決方案,也爲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提供了城市舊改更新有機新樣本。

以智能建造賦能建築業

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建築業與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節能技術亟須深度融合,迫切需要通過加快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集成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推動發展建築業新質生產力。

記者瞭解到,本次專題展將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全面展示其深度融合智慧工地、BIM應用及施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的實踐經驗。

比如,核島智能建造平臺、智能無人駕駛塔機、智能換刀機器人、外牆智能噴塗機器人、測量機器人、AI智能巡查設備、壓實度快速檢測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不僅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還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展現了建築業智能化轉型的新面貌。

此外,本次專題展還將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裝配式建築智能建造平臺、“造樓機”等,以及採用模塊化建造方式,通過現代化、模塊化、裝配式的生產方式,大幅減少現場施工人員,大大縮短現場施工工期,加快工程建設速度。

向綠色低碳轉型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建築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推進超低能耗建築和近零能耗建築、新型建材、生態修復、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築光伏、風力發電等領域科技創新。

據瞭解,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北京市建築綠色發展條例》,爲北京市加快推進建築領域綠色發展、實現低碳生活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抓手,也爲建築綠色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動力。

在本次專題展上,一系列超低能耗建築,如零海拔屋、零碳智慧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全國首個“碳中和主題公園”“近零碳”示範的世界級公共活力空間等即將亮相。

此外,一系列科技創新施工技術,如基坑氣膜技術(防塵降噪、節能環保、節省工期、零投訴)、無人塔機、AI應用技術、不動火防水施工工藝等也將出現在專題展上,彰顯建築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成效。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瞭解到,北京市面積最大、造型最複雜的首個雙“基坑氣膜”日前已在北京市西城區新興盛危改項目落地。

據中維空間膜建築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基坑氣膜投入使用後,能夠有效降低有害氣體和粗顆粒排放,同時可降低氣膜內部作業所產生的噪音;更減少了因惡劣天氣、反覆覆蓋等導致的工期延誤與資源消耗,預計可節約工期六個月以上。真正實現了“抓進度”與“不擾民”的協調統一,破解了“安得雙全法”的難題。提高施工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居住環境水平。

據瞭解,本屆服貿會工程諮詢與建築服務專題展,匯聚了國際國內建築行業龍頭企業,其中線下參展企業123家,線上參展商多達229家,涵蓋了設計、施工、諮詢、監理、開發企業以及中介機構、科技服務、科研院所、商(學、協)會等單位,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佔比達54%。

(編輯:王金龍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